缩略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

李敏

山东省梁山县水利局 山东省梁山县 272600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农村农田灌溉、排水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工程量小、投资少、见效快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井、小型水库、小型灌溉工程等。这些工程在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不够统一,缺乏统筹全局的思考

在规划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缺乏实地调研和踏勘,导致设计与实际情况脱节。一些工程直接根据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人员对实地情况一无所知,使得工程建成后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缺乏统筹布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投资、建设、规划过程中显得烦琐和复杂,限制了其整体发展。

1.2 设计缺陷与施工问题

在设计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小,容易被忽视,导致设计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一些工程直接照搬原有的设计图纸,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得工程无法适应当地的特殊条件。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材料采购和运输也存在困难,由于工程规模小,材料采购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且运输成本高,使得工程成本增加。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2.1 加强统筹规划,提高设计水平

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和特殊条件。这些差异可能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为了确保规划方案能够切实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特色和需求,量身定制出既符合科学原理又具备地方特色的工程规划方案。在设计层面,应注重创新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照搬或复制原有的设计图纸。创新是推动规划工作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它能够帮助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提出更加新颖、实用的设计方案。同时,针对性也是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要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确保设计方案能够精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确保设计与施工之间的顺畅衔接,还必须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这一环节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设计和施工是两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环节。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作,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意图和理念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准确、完整的实现。为此,可以定期组织设计交底会、施工协调会等会议,为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

2.2 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课程,旨在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方法,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双管齐下,还应进一步强化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监管与细致检查。这包括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活动的平稳进行。在材料管理方面,也应积极探索优化策略。具体而言,应致力于构建规模化的材料采购体系,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在材料采购上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材料运输环节,也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减少运输损耗,确保材料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施工现场。最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和要求,还需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测和验收工作。这包括在施工完成后,组织专业的检测团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确保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在验收环节,也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3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多元化管理途径

在探索和优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勇于开拓,积极寻求创新之道。首要的是,应当秉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广泛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智慧与技术方法,并结合本地的独特环境和实际情况,对这些经验和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创新,使之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发挥最大效用。为了激发管理活力,提升工程质量,可以引入市场竞争的良性机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流程,吸引并筛选出具备强大实力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以此促进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不应忽视农民这一重要群体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提供参与渠道和平台,鼓励农民积极投身到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其参与度和积极性,还能够更好地反映农民的实际需求,使工程建设更加贴近民生,更具实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等自治组织,赋予农民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力。通过这些组织形式,农民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水资源的管理与调配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更有效地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统筹规划能力、提升施工质量、完善管理机制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探索创新途径和方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爽.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22, (20): 78-81.

[2] 王海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J]. 农家参谋 , 2022, (18): 165-167.

[3] 陶小磊. 农村饮水安全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J]. 现代营销 ( 上旬刊 ), 2022, (08):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