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韩姣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057350

引言

写作能力直接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高考中具有稳定的评价权重,也是区分学生水平的重要维度。长期以来,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多依赖范文讲解与模板灌输,重语言规范而轻生成表达,易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缺乏语境意识与表达动机。当前课程标准强调语言表达中的逻辑建构、语境适应和信息整合能力,要求教学回归真实交流的本质。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载体,融合语言实践与认知发展,鼓励学生在真实问题中建构角色、组织语言、表达立场,切合这一教学转向。本文以《Bridging Cultures》单元中的跨文化适应话题为语境基础,设计写作项目,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成效反馈系统探讨项目式学习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旨在推动写作教学从模仿型走向思辨型,从应试工具向语言意义建构的转变。

一、基于文化主题的写作项目设计原则与语境建构路径

在高三阶段开展写作类项目式学习,必须考虑应试目标与素养目标的协同,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的匹配,以及任务结构的阶段性推进。以《BridgingCultures》中的文本“Studying Abroad: Is It a Good or a Bad Idea?”为核心语料,构建“跨文化适应”这一主题语境,教师可围绕学生熟悉的“留学经历”、“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等关键词,组织写作任务链,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观点建构与语言生成。项目任务需具有可探索性、情境关联性与表达开放性,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材料梳理、观点形成、结构搭建与语言打磨。设计中,应坚持“以语境为驱动,以任务为中介,以产出为导向”的整体思路,通过主题问题激活语言学习动机,借助情境任务构建思维支架,最终通过真实表达达成能力目标。语境建构不仅要依托教材内容,更要结合学生经验与社会现实,在熟悉中引导深入,在任务中构建表达,使学生的写作从“语言训练”转变为“意义生产”。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组织与能力目标达成机制

项目式写作教学不同于传统模式,其过程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习得,更是思维能力与语篇意识的建构。在具体操作中,应通过三阶段推进机制完成从语料输入到产出生成的教学链条。第一阶段为语境导入与问题引导,通过讨论式阅读与问题解析帮助学生识别观点、理解语义结构,为写作奠定语用基础;第二阶段为任务分解与语言重构,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小组共创与段落搭建等方式整理素材、梳理逻辑,在教师引导下提升语言准确性与表达连贯性;第三阶段为成果生成与展示,学生完成最终文本,并以多种方式呈现,如课堂宣读、互评与教师反馈,提升表达责任感与生成质量。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教学的过程性与差异性,对学生写作行为进行动态跟踪与适时干预,构建有效反馈闭环。写作目标不应局限于语言结构的准确性,还应涵盖逻辑清晰、情感真实与文化意识,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思维成长与身份建构。

三、写作项目的学习成效与学生能力变化表现

在写作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参与度提升与表达拓展。首先,在准备阶段,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关注与主动性,通过阅读原文、查找资料与小组讨论,逐步形成对文化话题的独立理解,为写作构建了真实的认知基础;其次,在表达过程中,心理阻力明显减弱,部分原本写作困难的学生借助结构模板与协同任务获得内容支架,在同伴启发中激发语言生成能力;再次,在写作结果上,语篇逻辑、结构完整性与表达多样性明显提高,较多学生能够用恰当词句表达清晰立场,并逐步形成个性化语言风格。从阶段成果与教学观察看,项目式写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观点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其跨文化理解与思辨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发生转变,写作不再是机械任务,而成为与现实话题、身份表达和社会价值相关的思维行为,学习的内驱力显著增强。教师反馈亦表明,该模式有效推动教学从语言训练走向思维培养,为高考语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项目写作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

尽管项目式写作教学在实践中展现出积极成效,但在高三教学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时间资源有限,高三教学节奏紧张,若项目任务缺乏有效整合,容易与常规教学产生冲突,影响复习安排;其次是教师在项目设计与课堂组织方面经验不足,任务分层、过程推进与成果评价常出现空泛或目标不明的情况;再次是学生之间在认知基础与合作意识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难以有效参与项目协作,导致写作表现不均衡。为破解这些问题,应推动项目任务与高考写作要求深度融合,将项目目标对接写作评分标准与语篇类型,实现任务嵌入与能力提升的统一。同时,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教研协作提升其在任务设计与过程管理中的实践能力。此外,还需注重学生项目意识与写作策略的培养,帮助其理清任务结构,提升自主规划与协作表达能力,使项目写作在高三课堂中真正扎根,为语言生成与素养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五、结论

高三英语写作教学正在由知识灌输向语言实践与思维训练并重的方向发展。项目式学习以真实语境、任务驱动与产出导向为特征,能有效解决传统写作教学中内容空泛、语境缺失与表达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文化适应”主题为例的写作项目,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语篇建构视野,也增强了其语言表达的情境感、逻辑性与文化意识。在高考导向与素养导向并重的教学背景下,项目式写作教学具有良好的现实契合性与发展前景。未来应在课程统整、教学机制与师生能力建设方面持续深化改革,推动英语写作教学走向开放、真实与深度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包克凤 , 左瑜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2025,(12):5-6.

[2] 马欣然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J]. 海外英语 ,2025,(03):160-162.

[3] 王海霞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赣南师范大学 ,2024.DOI:10.27685/d.cnki.ggnsf.2024.0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