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丁红梅
甘肃省文县堡子坝小学 746400
引言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是以基本算术运算能力为主。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根本,对学生随后的数学学习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很大实践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特点分析
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方面有着显著特征。这一阶段学生一般都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但是因为其认知水平还没有充分成熟、计算能力培养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儿童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受直接经验、具体操作等因素的制约,通过观察、亲身实践认识数与运算的联系。这时,其计算能力主要体现在基础数值的知觉和记忆上,也体现在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的浅显认识上。但由于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养成,同学们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特别是对多步骤的处理。所以培养学生坚实的计算基础和通过多样化训练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二、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探索
(一)构建螺旋递进的计算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螺旋递进式教学内容体系有利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计算知识结构。螺旋式进阶教学强调“反复进行,逐层深化”, 在相似内容的不同阶段中,逐渐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并提升计算能力。尤其对于基础计算教学而言,从横向上扩展应用场景,从纵向上提高运算难度可以有效规避知识碎片化,强化计算知识系统性和迁移能力。
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为例,该单元延续了一年级对“物体长短”的初步认知,并引入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请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书本和周围其他物品,指导学生领会“厘米”的现实意义。接下来,将通过比对和转换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 1 米等于 100 厘米这一单位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习题,由认识长度、测量物体、换算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层层建构起与长度单位有关的计算理解,体现出计算教学螺旋推进的特点。
(二)融合游戏化与情境化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游戏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行之有效的策略,特别适合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游戏化教学以一种趣味性的机制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而情境化通过对现实或者虚构情境的模拟,使学生在“做中学”, 强化理解和运用 [1]。两者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计算知识情感上的认可,强化学习动机与操作能力,有助于缓解计算训练枯燥感、提高课堂参与度等,进而推动计算能力本质上的提高。
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老师设计了“快乐超市”这一情境游戏,把课本上的加、减法知识贯穿于购物活动之中。学生们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通过完成“购买文具”和“结账找零”等任务来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举例来说,当顾客购买了一支 5 元的钢笔和一本 8元的练习册后,收银员需要计算出总价为13 元,并在找零时开始进行减法计算。
(三)注重口算、心算、笔算的协调发展训练
小学低段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重视口算、心算、笔算的和谐发展。口算注重快速和精确,适合基础运算训练;心算强调在心算中完成操作,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笔算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三者有自身的特点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培养水平合理地设计任务的类型,指导学生对运算方式进行灵活的切换和组合,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套综合训练方案,该方案融合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角度图形设置口算题目,如“一个直角有多少度”等,培养学生快速回答能力;接着,设置心算任务,例如通过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大于直角”并估算其角度;最后,指导学生用画图和标注度数的方法来加减笔算。
(四)结合家庭作业与家校协同,强化计算习惯养成
家庭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拓展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和家校协同管理机制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小学阶段自控力较弱,父母的合作和督促对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以及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要设计出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来激励家长参与其中,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使课堂计算训练在家庭环境下持续进行并建立起稳定性、有规律地练习机制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计算熟练度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课后,教师布置“家庭物品的测量记录单”作业,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椅子、书桌、窗帘等物品的长度,并由家长协助记录与签字。父母需要在反馈表上对儿童操作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次日上课,老师要求同学们交流测量经验和出示记录结果以进一步修正错误。通过这一作业设计既增强了家庭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视和支持,又让计算训练在生活中得到拓展,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认真仔细,条理清晰的计算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建构了螺旋递进计算教学的内容体系、整合了游戏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强调口算、心算和笔算协同发展训练、将家庭作业和家校协同相结合、加强计算习惯培养是促进小学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希望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入这方面的研究中来,一起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平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J]. 新课程 , 2023, (07): 61-63.
[2] 胡帅, 范萍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途径——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2, (10):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