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李叶

榆树市第一小学 吉林省榆树 130400

一、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进行创新与优化。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侧重于知识的巩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局限性。跨学科作业设计打破学科界限,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能够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双减”政策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现存问题

2.1 跨学科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跨学科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关联、融合运用。在设计与科学学科融合的作业时,学生可能需要运用语文的表达能力来阐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借助科学知识丰富语文写作的内容。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传统单一的语文书面作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跨学科作业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美术学科融合的作业,让学生为古诗词配画,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跨学科作业,学生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拓宽知识面。结合历史学科,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责任感。这有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2.2 现存问题分析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融合,未能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与音乐学科融合时,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为诗词配乐朗诵,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元素与诗词情感表达之间的关联,导致作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有限。

在跨学科作业设计中,有时会出现作业难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难度过高,超出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学习积极性;难度过低,则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达不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在涉及数学学科的语文跨学科作业中,若数学计算部分过于复杂,会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数学解题上,而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部分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作业时,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性思考。作业内容随意选取,没有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也未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进度。这使得跨学科作业难以形成有机整体,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

3.1 基于生活情境的跨学科作业设计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其中。以“规划一次家庭旅行”为情境,设计跨学科作业。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撰写旅行计划,包括目的地介绍、行程安排等;运用地理知识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景点;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旅行预算,如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等。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运用。

在学习完描写四季的课文后,设计“四季美食之旅”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为单位,了解不同季节的特色美食。学生首先运用语文知识,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收集美食的名称、制作方法及背后的文化故事,整理成一篇介绍美食的短文。然后,与美术学科融合,绘制美食的图片或制作美食手抄报。最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一道当季美食,并记录制作过程和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语文课文中对四季的描写,还在跨学科的实践中,提高了信息收集能力、写作能力、绘画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学生们积极参与,提交的作业形式多样,有的学生详细介绍了春天青团的制作过程及蕴含的思乡之情,同时配上了精美的青团绘画;有的学生制作了夏天凉拌苦瓜的手抄报,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苦瓜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

3.2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作业设计

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任务。设计“校园文化宣传项目”作业。学生分组进行,首先运用语文知识撰写校园文化宣传文案,突出校园的特色和历史;然后借助美术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包括构图、色彩搭配等;再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制作电子宣传册或短视频,通过动画、音乐等元素增强宣传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规划、分工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开展“我心中的英雄”项目式跨学科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可以是历史人物、现代名人或身边的普通人。在语文方面,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撰写英雄人物的事迹介绍和自己对英雄的感悟;与历史学科结合,深入了解英雄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丰富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借助美术学科,为英雄绘制画像或制作人物卡片;利用音乐学科,选择一首能体现英雄精神的歌曲作为项目展示的背景音乐。最后,各小组通过演讲、展示海报、播放音乐等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组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深入探究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提升了语文表达、历史分析、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的小组介绍了古代英雄岳飞,通过生动的文字描述岳飞的抗金事迹,绘制了岳飞的戎装画像,选择了激昂的《精忠报国》作为背景音乐,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结论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是适应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基于生活情境、项目式学习和主题活动等设计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优化跨学科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学科融合的深度、作业难度的把控以及系统性规划,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作业中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加强教师培训,促进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清彬 . 浅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 名师在线 ,2024,(34):76-78.

[2] 冯班连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初探 [J].江西教育 ,2024,(38):52-53.

[3] 韩艳芳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D]. 聊城大学 ,2023.DOI:10.27214/d.cnki.glcsu.2023.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