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支架式教学促进小学高段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作者

罗佳怡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6210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看、写五项语言技能 ( 教育部,2022:25)。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现实中学生在写作时却存在着缺乏素材、写之无料,缺少方法、写之无序,缺失评价、写之无味等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 进行书面表达,教师常运用“支架”理论改善优化小学英语作文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的教学法。让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供帮助,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此,教师要着眼于当前小学英语作文教学的现状,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教学实际,找准学生英语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将已有的知识内化新的知识,产生写作的欲望,轻松构建写作思路,熟练掌握写作技能。

一、创建情境支架,激发写作兴趣

情境支架的构建需充分考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语言基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特点,让学生在生动且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更强烈的写作欲望,为后续写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在此期间,可借助多媒体资源、角色扮演等诸多方式来将贴近教材主题的写作情境创设出来[1]。比如:以Unit1“My Grandpa”主题为例,在具体讲解中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爷爷的日常活动”图片或视频(如园艺、下棋)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观察图片时对爷爷的外貌特征(如白发、眼镜)和生活习惯做出观察并讨论“Whatmakes your grandpa special?”以此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结束交流讨论后,教师可自然的引出:“Write about your grandpa’s hobbiesand what you like to do with him”这一写作任务。以“爷爷”为主题,联系生活场景来激发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来进行人物描写。通过创建这一情境支架,可让小学生对写作主题有更直观的体会,也能让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也可避免陷入无话可写的状态。又如:以Unit2“My School”为例,可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大家根据现有知识经验与不同想法来进行角色扮演,如,展示校园照片或手绘地图,让学生分组扮演“校园导游”,介绍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在实际表演中,各小组要将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反应展现出来,在此之后,可引导大家围绕“Write about your favourite place in schooland why you like it”这一主题去尝试写作,这样即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也能够在直观场景助力下,合理降低写作难度。总之,通过情境支架的创设,既可以将原本抽象复杂的写作任务合理转化成具体、有趣的情境活动,也能让参与其中的小学生轻松、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强化写作能力培养。

二、创建策略支架,培养写作思维

策略支架旨在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写作策略与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可视化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以 Unit 5“My FavouriteSeason”教学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季节名称为中心词绘制思维导图,从天气特征、典型活动、传统节日等维度拓展分支,形成层次分明的写作框架。在思维导图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构建写作大纲:先介绍季节名称与气候特点,再描述代表性活动、节日体验及情感感受 [2]。这种结构化策略支架不仅帮助学生掌握“总 - 分 - 总”的写作逻辑,更通过可视化工具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表达,使习作内容更具条理性与连贯性。

三、创建范例支架,开展模仿学习

范例支架通过精选典型范文,为学生提供可参照的写作结构与语言范式。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经典短文与对话,并结合主题补充课外优质素材。比如:以 Unit3“My Favourite Food”为例,在正式开展写作之前,可先将一篇范文呈现给大家:“Before, I didn’t like vegetables. But now, I lovetomatoes because they are juicy and good for me. My favourite foodis tomato soup. I help my mom cook it every weekend.”带领学生一起来对范文结构做出深入分析,如:过去不喜欢的食物,现在发生的改变及其原因。在大家有了解和把握后,让学生基于对范文结构的模仿来围绕“最喜欢的食物”为主题来进行描写。在这一分析模仿中,教师可带领大家对范文当中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让学生在后续写作中避免陷入无话可写的状态,也能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构建良好条件。另外,通过将适合的范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这一范文是怎样围绕时间顺序来对过去的活动做出描述进行讨论分析,尝试着模仿这一范文的写作手法去对自己过去的某一时间段开展的活动进行描述,这样的写作,既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促使更多学生主动去尝试,为写作质量逐步提升带来助力。搭建这一范例支架后,学生们可以对写作规范、具体可采用的方法有更清晰的把握,更有助于写作技巧的提升 [3]。

四、创建语言问题支架,突破表达障碍

语言问题支架通过设计针对性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语言组织,克服表达困难。比如:以 Unit4“My Free Time”写作为例,教师可预设如下问题矩阵:“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How often do you do it?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作答过程中自然完成语言素材的组织与整合,为后续顺利开展写作助力。期间学生若在写作中遇到语法错误等语言问题要提供恰当帮助,通过消除语言表达障碍来实现写作水平逐步提升。

五、创建评价支架,实现学思融合

评价是支架式写作教学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能否高效完成写作任务的重要步骤。《课标》要求教师“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评价支架的创建可将写作评估标准、反馈清晰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现阶段的写作水平有准确把握,并通过及时改进与不断的反思总结来实现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为此,教师可制定完整、详细的写作评估量表,着重从内容、语言、结构等不同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各项标准。比如:以 Unit 6“My Summer Vacation Travel Plan”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 be going to/will ...”句型对暑假旅行计划做出介绍,其中涉及到时间、地点、活动、感受等细节。在具体评价中,先将评价量表提供给学生,把握评分标准。完成初稿后,按照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来对照量表做出修改完善。展示环节,要鼓励学生将优秀习作分享出来,并联系量表分析优点与可改进的地方。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评估量表来将具体的评价、建议提供给学生,将其中的优点、不足清晰指出,这样学生后续改进也会更加顺利。在这一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可获得清晰的修改依据,能够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学思融合”。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中引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既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新的转变,也能够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束缚。为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自身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从小学生英语基础、认知特点入手来对写作教学做出精心设计,完善支架构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顺利地消除写作瓶颈,提升写作技能,从而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军.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小学生(上旬刊 ),2023,(08):22-24.

[2] 陈闰曼 . 借助“支架式”教学 , 提高小学生英语写话能力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2,(01):21-23+28.

[3] 胡万毅 .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措施浅论 [J]. 学周刊 ,2021,(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