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作者

张会治

河南省嵩县植物保护和检疫站 河南嵩县 471400

引言:

根据中经数据在 2024 年公开数据可知,小麦种植总面积高达 2358.74 亿m2,河南省的小麦种植面积为 567.54 亿 m2,并在河南省嵩县地区广泛种植,结合嵩县融媒报道可知,在 2024 年全县内的小麦播种面积可达到 296000 亩,初步估产是 336.1 公斤,与去年相比单产增加 46.3 公斤。但当地小麦生产活动开展期间,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小麦总产量。而融入绿色植保理念后,可减少在小麦种植活动中的阻碍,以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带动区域小麦种植活动产量提升。

1 绿色植保理念

绿色植保旨在借助植物保护手段及措施,采用“绿色”方法,实现对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1]。结合全国的植保要求,绿色植保可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能够采用生态平衡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运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不运用化学防治方法,从源头上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既可以减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又可以实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在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前提下,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更突出采用高产、生态、优质、安全农业以及高效的保障,作为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支撑作用。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又能够为农业产品的安全及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2 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物理防治技术

根据河南省嵩县的小麦种植情况,为实现病虫害防治可运用较为简单的工具,选用光、电、热、温湿度调整以及声波、放射能等方式,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运用简单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手段,确保小麦植株可以顺利生长。第一,选择利用人工捕杀手段,根据区域害虫个体的情况,在群体上的较小且个体较大时,可通过人工捕杀的方式,将虫害消除,以避免在虫害防治过程中运用化学药剂。第二,接触灯光诱杀的方式,结合害虫的趋光性,可通过高压泵灯以及黑光灯等,作用于田间,实现对灰飞虱、蚜虫以及吸浆虫等常见害虫的诱杀。第三,可以通过色板实现对害虫的诱杀,可通过篮板以及黄斑的诱杀方式,结合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运用幼虫板实现对双翅目、粉虱、蚜虫以及叶蝉等害虫的诱杀。也可配合使用网捕手段 ,在害虫集中活动的区域,增加拉网,完成防治工作。

2.2 生物防治技术

为有效融入绿色植保理念,种植人员可以借助生物防治技术,依靠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并增加小麦生长区域的病原微生物等,实现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运用生物天敌的防治手段,可针对蚜虫频发区域,增加七星瓢虫的投放,促使进行瓢虫的幼虫以及成虫对蚜虫进行取食 [2]。(2)增加小麦种植区域的生物防治细菌,可选择使用苏云金杆菌,实现对赤霉病菌的防治,能够有效增强小麦的拮抗。种植人员可以结合抽穗扬花期内小麦的生长情况,大区域喷洒苏云金杆菌,选用悬浮液,根据局内害虫的发生情况,病害影响程度,在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小的区域,以 50 亿孢子 /ml 的苏云金杆菌,实现对 100-150ml/ 亩的喷洒,但需兑水 30-40 公斤,稀释到 200 倍液 -300 倍液;而在病虫害高发区域,以 100 亿孢子 /ml 的苏云金杆菌,实现对 20-70ml/ 亩的喷洒,但需兑水 30 公斤,稀释到 400 倍液 -600 倍液即可。主要在小麦的苗期、拔节期以及孕穗期进行治理,选用苏云金杆菌悬浮液的含量,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调整。(3)如果小麦植株已经进入开花初期,则可选择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以生防制剂的手段,配置中低高制剂,含量分别为100 亿-200 亿 CFU/g ;10 亿 -50亿 CFU/g ;200 亿 -1000 亿 CFU/g,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小麦的植保场景,适当调整,实现对赤霉病等病症的抑制,避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因毒素污染而影响产量。

2.3 绿色化学防治技术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运用绿色化学防治手段,通过低毒、高效且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在物理生物以及农业防治手段,无法满足要求时进行防治,可以减少对人体以及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如可以选用稀释 800-1000 倍液的丙环唑乳油,选择 25% 含量在小麦开发的初期进行喷洒,实现对白粉病以及赤霉病的防治。而在小麦抽穗期运用稀释 3000 倍液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选择 25% 在小麦的抽水器以及巴结的心进行喷洒,降低灰飞虱、蚜虫以及相关害虫的种口密度。

2.4 农业防治技术

从源头上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选择河南省嵩县当地常见的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包括周麦 27、郑麦 9023、百农 207 等,大范围种植于田间,以缓解病虫害对小麦生产所带来的影响。(1)种植人员也可运用轮作倒茬的方式,采用大豆与小麦,玉米与小麦的轮作方法,避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受到白粉病、赤霉病及相关病害的影响,依靠不同作物的搭配,保障土壤肥力有所提高,以阻断病原体对小麦植株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运用优化栽培方法的方式,选用合理密植手段,适时播种并增加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追肥操作。在冬季前期在小麦分叶期进行初次追肥,可选用5-8 公斤/ 亩尿素,完成追肥,而在拔节期,则选用 5-8 公斤氯化钾 / 亩以及 10-15 公斤尿素 / 亩完成追肥处理。然后,以适度灌溉的方式,浇灌 40-50m3/ 亩的越冬水; 30-40m3/ 亩的返青水; 40-50m3/ 亩的拔节水; 30-40m3/ 亩的灌浆水,确保小麦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其中,种植密度应控制在300-350 株 /m2 ,以控制锈病以及白粉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为实现河南省嵩县地区小麦增产,融入绿色植保理念,以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绿色化学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把控小麦品质,增加在后续小麦绿色生产活动中的有力支持,以推动小麦的绿色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凤美. 基于绿色植保理念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新农民,2025, (14): 77-78.

[2] 杨景淑 . 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J]. 农业知识 ,2025, (01):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