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田战伟
河南省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 河南嵩县 471400
引言: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于 2024 年 10 月 5 日最新公开数据可知,当地粮食作物完成收获 6592 万亩 , 其中玉米收获数量为 5448 万亩。而嵩县属于河南省的县级市之一,位于中部山区地带,当地气候适宜且土地肥沃,能够维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主要是以玉米种植为主,若发生虫害影响严重。玉米栽培人员需从种植期间入手,筛选品种,做好虫害防治工作,以把控玉米质量,从而展现玉米栽培技术及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践意义。
1 玉米栽培技术
1.1 优选品种
玉米栽培育人员在前期应优选品种,才能增强玉米的抗虫害能力。因河南区域在温度以及湿度较高,容易诱发虫害,可选择使用嵩玉 619、科河 699等玉米品种广泛种植 [1]。其一,嵩玉 619 玉米需要在夏季进行播种生育期为97 日至 102 日,株型相对紧凑全株的总叶数是 19 片 -20 片,高度基本维持在 282-299cm,出籽率为 88.5%,千粒重是 266.5g-321.4g,现已在河南地区广泛试点;其二,科河 699 的玉米可以在 4 月的下旬进行播种,出苗至成熟需要 128 日,可比郑单 958 等品种早 1 日,株型呈现半紧凑状态,穗位高度为122cm ,成株的叶片数量是 19,百粒重为 36.8g ,籽粒的容重是 753g ,平均亩产高达 854.4kg ,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具体,栽培人员应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加强对种子的处理。采用浸泡手段,针对河南地区实情,根据具体虫害类型,适当增加药剂浸泡,以提高出苗率,增强虫害抵抗能力。
1.2 合理整地
栽培人员为有效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中营养供给条件的方式,确保玉米生产。一是在阳光充足且地块输送的区域进行玉米种植,打破犁底层,确保玉米生长区域的土壤是具有较高通透性的促进玉米渣的。二是可通过灭茬处理的方式,在完成玉米收获后依靠机械设备,将土壤上的杂质进行清除,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三是在种植期间可加强对玉米栽培深度的控制,保证玉米种子与土地之间距离 20cm 位置,进行掩埋,及时开展净根茬的操作。在春耕、秋耕过程都应增加基肥,控制深翻厚度是 25cm ,运用测土的配方肥,如氮肥 225kg/ 公顷 -330kg/ 公顷、磷肥 50kg/ 公顷 -600kg/ 公顷等组合施加方式,为玉米生长提供营养。
1.3 适时播种
栽培人员在玉米栽培活动中应加强对播种持续的调整,在保证春季低温呈现稳定状态后,达到 10∘C 则可播种,而栽种夏季玉米时,应做好与前茬作物之间的衔接工作,以接茬播种手段,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率。及时开展水分管理工作保持田间的土壤质量在 60% 左右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又可降低自水而造成玉米烂根情况。在旱地开展提前灌溉操作,而降雨多发区域则需增设排水措施,以保证玉米能够合理生长。栽培人员应通过规范的种肥施加方式,针对区域进行穴施以及沟施操作,在使用学时操作时则可通过定点施肥,优先覆土而后进行玉米播种,而沟施期间则可通过播种行间的侧边开沟方式,进行施肥,然后覆土,保证玉米苗期能够有一定的生长基础。
2 虫害防治措施
河南省嵩县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包括玉米黏虫、玉米螟,为提高产量,栽培人员应做好虫害防治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
2.1 玉米黏虫
在河南省嵩县玉米黏虫时有发生,成虫外表是以灰褐色体型中等的蛾类为主,幼虫具有多态性的体态特征。玉米黏虫通常在夜间活动会以玉米的叶片作为食物来源,严重发生时容易造成绿叶片全部食光,不仅降低玉米的光合效能,还会对植株的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直接影响,玉米黏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发生时代数据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便气候变化,也不会对玉米黏虫生长造成过多影响。防治期间,可选择农业防治手段,利用轮作倒插的方式,避免害虫过度繁衍。做好田间清洁,避免玉米黏虫越冬;以生物防治手段,增加试点区域的天敌昆虫,通过减少玉米黏虫密度的方式,或增加苏云金杆菌类的微生物制剂,开展靶向防控工作;
以物理防治手段,借助光谱诱捕技术,增加区域内的捕虫灯,也可通过性诱剂实现对玉米黏虫生殖干扰,既保障了生态的安全,又可以提高防治效果;特定区域,则可选择使用化学方式手段,针对二代黏虫,检索历史数据,在区域内零星发生时,可选择含量为 5% 的高效氰氰菊酯,通过 25g/ 亩的方式,兑水稀释100 斤,则可以喷雾形式,实现对区域粘虫的治理。
2.2 玉米螟
玉米螟属于节肢动物,成虫是以黄色小蛾子为主,侵害玉米的茎秆、叶片、雌雄穗;幼虫体长 20mm-30m ,主要侵害玉米叶鞘、茎秆等地,对玉米产量带来直接影响。防治期间,应以生物防治的手段,增加玉米螟天敌,如赤眼蜂等,在田间形成自然控制链,也可融入微生物菌剂,如苏云金杆菌等,避免幼虫过度发育;以物理防治方法,增加区域内的光谱诱捕装置,借助成虫的屈光性或运用黄色的粘虫板,实现对迁徙成虫的捕杀,在必要时可以配合人工捕杀方法,查杀田间的幼虫;农业防治技术,可以通过玉米收割完毕的粉碎处理方式,避免玉米螟幼虫越冬,也可选择使用抗螟性较强的玉米品种。采用田间轮作的方式,和豆类做一同轮作,保证玉米面不会在田间产卵,以综合防治手段,维持玉米的生长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河南省嵩县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展开讨论,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针对常见的玉米黏虫、玉米螟虫害问题,提出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手段,用于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户增收。
参考文献:
[1] 张安泽 .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的探讨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06):224-226.
[2] 江雄 .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J]. 种子科技 , 2024, 42(15):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