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效果评估

作者

吕文忠 高宇越 菅雪薇

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铭世泰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200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动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噪声污染、扬尘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些影响不仅会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显著,施工中的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产生的高强度噪声,不仅干扰居民生活,长期暴露还会损害听力;土方开挖、物料运输等环节易产生大量扬尘,降低空气质量,危害居民健康并污染周边环境;施工废水来源广、污染物多,未经处理排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态与资源利用;工程占地会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干扰野生动物栖息地,像道路建设可能切断动物迁徙通道,破坏生态连接性 。

2 施工前的环境评估

2.1 评估目的

施工前的环境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环境状况,预测施工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2 评估内容

施工前环境评估需详细勘察施工区域的地形起伏、坡度、地貌类型,分析其对施工的影响及施工可能引发的地形地貌改变,如土方工程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研究区域内的地表水分布、河流流量、水位变化、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等水文状况,合理规划施工排水,避免水资源污染并防止水文条件干扰施工;还要对区域内的植被类型、覆盖度、珍稀植物分布进行调查,评估植被破坏的生态影响,分析土壤类型、质地、肥力、酸碱度等特性,为后期修复和恢复提供依据;最后确定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点的位置和范围,评估施工活动对其产生的噪声、扬尘、振动等影响程度,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 。

3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噪声控制措施

为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施工噪声污染,可从设备、时间、设施三方面综合施策。设备上,选用液压式打桩机等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降低运行噪声;时间管理上,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开展高噪声作业,确需夜间施工则提前申请许可并做好公示沟通;设施方面,设置隔音板、围挡等屏障,为高噪声设备加装隔音罩,同时通过种植绿化树木,多维度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 扬尘控制措施

为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扬尘污染,可从场地处理、动态降尘和物料管理协同施策。场地处理上,硬化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区等,减少裸露地面扬尘,同时在周边及空闲区域种植吸附粉尘能力强的植物;动态降尘方面,在土方开挖等扬尘高发环节增加洒水频次,借助塔吊喷淋系统、雾炮机等设备促使扬尘沉降;物料管理时,对易扬尘物料严密覆盖,采用密闭车辆运输,并合理规划避开敏感区域的路线,多管齐下阻断扬尘产生与扩散。

3.3 水污染控制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水污染控制上,采用施工废水处理与水资源节约利用协同策略。施工废水处理方面,在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对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桩基泥浆废水等先沉淀悬浮物,再分离油污,达标后排放或回用;混凝土养护废水经中和用于降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管网。

3.4 生态保护措施

为最大限度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从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三方面协同发力。施工前,对区域内珍稀及重要生态价值植被详细登记并妥善保护,对不可避免受影响的植被进行移栽与养护;施工中,严格控制土壤扰动,杜绝过度开挖与土方乱堆,出现土壤侵蚀时及时采用护坡、挡土墙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运用生物、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改善土壤质量。

4 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方法

4.1 定量评估方法

在定量评估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效果时,首先需设置噪声分贝数、PM10、PM2.5 等扬尘颗粒物浓度,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等废水污染物浓度等具体环境指标,将监测数据与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对比,以此量化评估环保措施成效;数据采集可借助噪声检测仪、粉尘采样器等专业仪器,通过实地测量或在线监测的方式,在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敏感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数据收集,在线监测还能实时传输数据至监测中心,保障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最后利用大气扩散模型、水质模型等数学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测不同施工阶段、环境条件下环保措施的效果,为优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4.2 定性评估方法

在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定性评估中,可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评估的方式全面考量实施效果。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现场观察评估,实地查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噪声治理、废水排放管理及生态保护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邀请环境保护领域专家进行评审评估,凭借其专业知识与经验,对环保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予以综合评判,提升评估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同时,借助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收集周边居民、单位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以公众对施工环境影响的感受与满意度反馈,充分反映环保工作的社会关注度,推动施工单位优化环境保护工作 。

4.3 综合评估方法

在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综合评估中,需将定量评估获取的噪声分贝数、扬尘颗粒物浓度、废水污染物浓度等具体环境监测数据,与定性评估中现场观察发现的措施落实情况、专家评审提出的专业意见、公众参与反馈的主观感受相结合,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分析,以此评价环保措施在噪声、扬尘、水污染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效果,得出总体结论;同时,依据不同环境指标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权重,对各项环境指标监测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增强评估科学性;最后,通过对比实施环保措施前后噪声、扬尘、水质等环境指标变化及公众反馈变化,直观展现环保措施成效,为后续优化措施提供依据。

5 结论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和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影响,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完善施工前的环境评估体系,持续改进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措施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大对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市政工程施工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本刚 . 市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C]//2024 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论坛论文集 . 2024:1-4.

[2] 张杰 .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J]. 石河子科技 ,2025(3):57-58. DOI:10.3969/j.issn.1008-0899.2025.03.024.

[3] 尚菲 .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技术探究 [J]. 科技资讯 ,2025,23(1):153-155.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407-5042-7956.

[4] 刘霞.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优化方法[C]//2024 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