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煤炭物资验收效率提升路径

作者

刘海玲 乔增荣

国能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物资供应中心 陕西榆林 719315 国能销售集团内蒙古能源贸易公司东胜监装发运中心 陕西榆林 719315

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其生产运营的高效性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物资验收作为煤炭企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生产物资质量与成本控制。然而,随着煤炭开采规模扩大、物资种类日趋复杂,传统验收模式过度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流程繁琐、数据采集分散、风险预判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将其应用于煤炭物资验收领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潜在价值,能够有效优化验收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为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大数据分析应用于煤炭物资验收效率提升的意义

1.1 提高物资验收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传统煤炭物资验收多依赖人工经验判断,在物资质量检测、数量核对等环节易出现主观偏差。引入大数据分析后,可整合历史验收数据、物资供应商质量数据、行业标准数据等多源信息,构建精准的验收评估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物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能够快速识别异常数据,如煤炭发热量、灰分等关键参数的波动。通过对供应商历史供货数据的分析,可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估体系,提前筛选出质量稳定的供应商,降低劣质物资流入风险。

1.2 实现物资验收流程的智能化与高效化

煤炭物资验收涉及到货登记、质量检验、数据录入等多个环节,传统流程耗时耗力。大数据技术可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实现验收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在物资到货环节,通过 RFID 技术和传感器自动采集物资信息,实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减少人工登记时间。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物资外观、规格进行自动检测,快速完成初步验收。大数据平台还可根据物资类别、紧急程度等因素,智能分配验收任务,优化人员与设备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对历史验收数据的分析,预测验收各环节所需时间,合理安排验收计划,避免排队等待,大幅提升验收效率,缩短物资投入生产的周期。

1.3 助力煤炭企业降本增效与风险防控

大数据分析能够通过对物资验收数据的深度挖掘,帮助煤炭企业实现成本控制与风险防控。通过分析物资采购价格、运输成本、验收损耗等数据,可发现成本优化空间,如选择更经济的运输路线、优化采购批次等。对物资质量数据的长期监测与分析,可提前发现潜在质量问题,避免因使用不合格物资导致的生产故障和设备损坏,降低维修成本和停产损失。

二、煤炭物资验收现存问题分析

2.1 验收流程繁琐,人工依赖性强

当前煤炭物资验收流程复杂,从物资到货后的登记、抽样、检验,到数据记录、审核等环节,大多依赖人工操作。例如,在煤炭质量检验中,采样过程需人工选取样本,存在样本不具代表性的风险;检测数据需人工录入系统,容易出现录入错误。同时,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信息传递依靠纸质单据或人工通知,导致流程衔接不畅,验收周期长。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受人员工作状态、专业水平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验收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制约了煤炭企业物资验收的整体效率。

2.2 数据采集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煤炭物资验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中,如采购部门的订单数据、质检部门的检测数据、仓储部门的库存数据等。这些数据格式不一、标准不同,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规范。由于数据分散,企业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物资验收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例如,在分析物资质量波动原因时,因无法整合采购时间、供应商信息、运输条件等多维度数据,难以找到问题根源。

2.3 风险预警能力不足,质量管控滞后

传统煤炭物资验收多采用事后检验的方式,对物资质量和供应风险的预警能力不足。在物资质量方面,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追溯和处理,无法提前发现潜在质量隐患。对于供应商供应能力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企业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判手段,往往在风险发生后才采取应对措施,导致生产受到影响。此外,质量管控缺乏系统性,仅依靠抽检难以全面掌握物资质量状况,且缺乏对验收数据的长期分析和趋势预测,无法及时调整验收标准和策略,难以保障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煤炭物资验收效率提升路径

3.1 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多源数据

为实现煤炭物资验收数据的有效利用,需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整合采购、质检、仓储、运输等部门的相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利用数据清洗、转换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湖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分析。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使各部门能够实时获取所需数据,为协同工作提供支持。

3.2 引入智能监测技术,优化验收流程

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智能监测手段优化煤炭物资验收流程。在物资到货环节,部署智能称重设备、RFID 读写器等,自动采集物资重量、标识等信息,减少人工操作。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物资外观、规格进行自动检测,快速完成初步验收。在质量检测环节,采用在线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煤炭发热量、灰分等指标,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根据物资类别、紧急程度等因素,自动分配验收任务和资源,优化验收流程。同时,利用移动终端实现验收数据的实时录入和查询,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实现验收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升整体验收效率。

3.3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强化风险预警与质量管控

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各类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煤炭物资验收风险的精准预警和质量的有效管控。构建供应商评估模型,综合考虑供应商历史供货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等数据,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价和分级管理,选择优质供应商。建立物资质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历史质量数据、生产工艺、运输条件等因素,预测物资质量变化趋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针对物资供应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实时监测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经营状况等信息,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企业可提前调整采购策略。

四、结论

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煤炭物资验收领域,为提升验收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提供了创新路径。通过提高验收精准度、优化流程、强化风险防控,有效解决了传统验收模式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数据安全保障、技术人才短缺、系统整合难度大等挑战。未来,煤炭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术与物资验收业务的深度融合,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持续优化大数据分析模型和应用场景,推动物资验收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 潇 宇 . 煤 炭 企 业 加 强 物 资 验 收 管 理 的 路 径 [J]. 中 外 企 业家 ,2019,(01):40.

[2] 郑深友 . 浅谈对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点思考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6):95-96.

[3] 武红芬 . 基于精细化物资管理实现煤矿企业降本增效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