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岩土工程中非饱和土的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

作者

赵胜

412901198012173516

引言

在岩土工程领域,非饱和土是广泛存在的一种土体类型,从干旱地区到湿润地区的浅层土,非饱和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非饱和土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非饱和土由于其内部存在着气相,使得其物理力学性质与饱和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非饱和土具有吸力,这一特性会影响土体的应力 -应变关系、抗剪强度以及渗透性等。在工程实践中,如边坡工程中,非饱和土的吸力能够提供额外的抗剪强度,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在基础工程中,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变形特性会对基础的沉降和承载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非饱和土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过去几十年间,众多学者已经对非饱和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理论模型的建立到实验室试验以及现场监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由于非饱和土性质的复杂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非饱和土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力学行为、非饱和土与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等。

一、非饱和土的特性

(一)吸力特性

非饱和土中的吸力是其区别于饱和土的一个重要特性。吸力是由土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孔隙气压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所引起的。在非饱和土中,吸力的存在使得土体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根据吸力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基质吸力和溶质吸力。基质吸力是由于土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及孔隙中弯液面的毛细作用产生的,溶质吸力则与土孔隙溶液中的溶质浓度有关。基质吸力在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会相应提高。这是因为基质吸力会增加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在干燥的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可能会达到很高的值,从而使土体表现出较高的抗剪强度。然而,基质吸力也会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量增加时,基质吸力会逐渐减小。这种吸力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土 - 水特征曲线(SWCC)来描述。SWCC 反映了非饱和土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吸力变化规律,是研究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重要工具。通过测量SWCC,可以获取非饱和土的进气值、残余含水量等关键参数,进而对非饱和土的吸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抗剪强度特性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特性比饱和土更为复杂。其抗剪强度不仅取决于土的有效应力和内摩擦角,还与吸力有关。经典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如Fredlund - Morgenstern 理论认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可以表示为饱和土抗剪强度加上由吸力引起的附加抗剪强度。这个附加抗剪强度与吸力和吸力角有关。在实际工程中,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对边坡稳定、挡土墙设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边坡工程中,非饱和土的吸力会增加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当降雨发生时,非饱和土的含水量增加,吸力减小,抗剪强度也随之降低,这就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因此,准确评估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挡土墙设计中,需要考虑非饱和土与挡土墙之间的摩擦力,而这个摩擦力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还会受到应力历史、土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经过压实的非饱和土和原状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压实过程会改变土的结构,进而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二、非饱和土的工程应用

(一)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边坡工程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非饱和土的特性在边坡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非饱和土具有吸力,在边坡稳定分析中,需要考虑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如极限平衡法,在考虑非饱和土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例如,可以将吸力作为一种额外的抗剪强度因素加入到分析模型中。在干旱地区,非饱和土的吸力较大,能够为边坡提供较大的稳定性。然而,当遇到降雨或其他水源补给时,非饱和土的含水量增加,吸力减小,边坡的稳定性会受到威胁。因此,在边坡工程设计和维护中,需要对非饱和土的含水量和吸力变化进行监测。植被在边坡稳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植被根系能够与非饱和土相互作用,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植被根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机械锚固作用增强土体的稳定性,植被的蒸腾作用会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从而增加非饱和土的吸力,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一些山区公路边坡治理中,采用植被护坡结合非饱和土吸力特性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在基础工程中,非饱和土的特性同样不可忽视。非饱和土的渗透性会影响基础周围土体中的水分运移,进而影响基础的沉降和承载能力。如果基础位于非饱和土上,当基础承受荷载时,非饱和土中的孔隙气和孔隙水会发生重新分布,导致土体的变形。在浅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以确保基础的均匀沉降。例如,在一些轻型建筑的基础设计中,如果对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考虑不足,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对于深基础,如桩基础,非饱和土与桩身的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特性会影响桩土之间的摩擦力。当桩身插入非饱和土中时,桩身表面与非饱和土之间的摩擦力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有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桩土摩擦力,可以通过改善非饱和土的性质,如采用压实等方法来提高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结论

非饱和土在岩土工程中具有独特的特性,其吸力特性、抗剪强度特性等对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边坡工程中,非饱和土的吸力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在设计和维护中加以考虑;在基础工程中,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特性与基础的沉降和承载能力密切相关。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对非饱和土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虽然目前在非饱和土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非饱和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力学行为、非饱和土与新型工程材料的相互作用等。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进一步完善非饱和土的理论模型,发展更精确的试验技术和监测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岩土工程实践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毛志良 .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分析 [J].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1,4(05):15-16.

[2] 吴世雄 .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方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初探 [D]. 辽宁省 : 大连理工大学 ,2023.

[3] 杨天翼 . 非饱和季冻土抗剪强度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D]. 吉林省 : 吉林建筑大学 ,2020.

[4] 李增伟 . 非饱和土体力学性质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4)[2023-04-01].

[5] 吴宏伟 , 周超 , 张帅 , 等 . 状态相关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及应用 [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3,53(10):1728-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