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经济视角下的工业、文化及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

崔光伟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新经济视角下的多元融合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所需。一方面工业可以为文旅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载体,比如工业设备,厂房都可以成为文旅资源,通过创意升级增强其艺术性,例如当前部分工业博物馆便是工业、文旅融合发展下的新形式。另一方面旅游也能够为工业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看旅游的融入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地域文化,明确工业发展阶段,促进其传承与交流。由此可见,围绕新经济视角下的工业文化及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展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经济视角下工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新经济时代已然到来,此种环境下单一产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所需,需要多元素融合才能增强发展内驱,提高发展质量。

首先,对于文化的角度而言,文化元素与工业和旅游相融,能够为后者提供融合,增强部分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在过去,陶瓷、刺绣等手工艺品虽然传承了传统技艺,但缺乏现代理念的融入,而文化元素的融合则可以通过打造文创产品增强其附加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强手工艺品的社会影响力。此外,文化元素还能够在融合的过程中提高旅游效益。比如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例,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深度体验当地的艺术以及民俗,感悟企业传统魅力。比如云南丽江很多区域便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带动旅游发展。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节日活动中,也可以品尝辣排骨等特色美食,感悟文化风情,此方面对于带动旅游行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1]。

其次,在旅游层面,旅游能够为工业和文化提供传播条件。比如在展开旅游线路规划时,便可以将文化与工业景点相关联,打造旅游产品。例如在景点规划时,可以串联工业博物馆以及文化景点,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当地的工业发展以及文化内涵。当前,部分区域还会针对性打造工业研学产品,将旅游与教育相关联,使学生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工业知识,学习内在精神内核。

最后,可推动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在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中,无论是工业旅游还是工业文化,都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带动产业升级与发展。比如工业旅游产品以及文创产品的出现,为旅游和文化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可促进其优化生存。此外,在多元融合时,还能够推动文化传承,比如工业文化可在旅游的过程中进行宣传,促进传承。而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也可以深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游客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深度感知区域手工艺等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传播。

二、新经济视角下工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一)工业旅游模式

第一,工业旅游。此种模式是指基于工业生产设备以及企业文化等进行旅游设计,以此深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一般包括多个部分,其中观光游十分常见,是指引导游客进入到工业生产内部,了解其流程,明确其具体的科技内容。比如部分汽车制造行业便会引导游客进行工业参观,了解零部件、加工组件等相关工艺,展示机器人、自动化等相关理念。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满足游客需求,而且还能够使其加深对工业生产认知。

第二,工业遗产旅游,是指基于历史上的工业痕迹,比如废弃铁路、工厂等进行保护、开发,打造新的工业文旅产品,从而构建新的旅游景点。比如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便是此种工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代表。该区域有大量 19 世纪至 20 世纪的工业遗留设施,包括厂房、烟囱、管道等,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在改造优化后,可以构建工业博物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景区。游客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和技术,并在废弃厂房中欣赏艺术展览,游客可在参观的同时深刻感悟工业氛围。

(二)文化创意驱动模式

文化创意驱动模式是工业与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能够为工业与旅游提供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可以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将工业与文化旅游元素相融合,打造新型旅游产品,这种园区具有较强的旅游氛围。比如很多以工业为核心的公园,会通过建造工业建筑模型,引入工业设施的方式,使游客感悟工业文化魅力,部分公园还会放置蒸汽机车,以此使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工业发展历程。此外,还可以打造工业博物馆,设置多种互动体验,比如手工制作等,以此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为例,在该区域,游客可以看到各类画廊以及创意商店,艺术家们会在此区域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游客则可以在浏览的过程中与其进行沟通。除此之外,画廊还会定期制定艺术展览活动,创意商品店也会出售各类文创产品,此类产品具有较强的艺术纪念价值,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其中,成为当地文化旅游展示的重要区域。

(三)科技赋能融合模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产业融合来讲也是如此。若想要深入推进工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并需要加大对科技的重视,比如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虚拟体验与展示,以此为多元融合提供新的机遇,使游客能够丰富旅游体验。比如,在数字化技术运作下,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业文化、旅游相关元素进行数字处理,以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呈现,使游客能够详细了解相关内容。比如,多数工业博物馆会借助数字化技术,将工业生产以电子显示的方式加以呈现,游客不仅可以自由浏览,而且还能够深度了解其蕴含的历史文化魅力。除此之外,VR、AR 等技术还能够深化旅游体验。例如可以通过下载 AR 程序、佩戴 VR设备的方式进入虚拟工业厅,与虚拟人物和环境进行互动,深化旅客体验。比如,在工业旅游中,游客便可以佩戴虚拟技术装置,模拟操作工业设备,甚至可以与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以此增强游客体验感。

当前,船舶工业便会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造船工业展示,在多媒体互动下,游客可全面了解造船历史以及技术实力。此外部分工业展示馆还会借助数字化技术为游客提供模拟驾驶等项目内容,游客可借助 APP 随时预约参与并了解当地的工业旅游信息,增强旅游的便捷性 [2]。

结论:综上所述,工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比如,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可以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收入渠道,而从社会层面来看,则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比如运营管理、技术研发等,甚至可以增强城市美誉度,提高群众归属感。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工作人员应继续加大对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关注,并借助融合发展促进各区域交流与互动,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先庆. 新时期商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对策探讨[J].江苏商论 ,2024(11):3-6.

[2] 周锦, 王廷信. 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 ,2023(5):70-77.

作者简介:崔光伟(2004.7),女,汉,黑龙江省大庆市,本科,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