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标准化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究

作者

洪伟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一、引言

标准作为品牌培育的重要技术手段,质量标准的先进性将直接关系到质量水平能否提升,加强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产品与良好企业形象的期待,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形象,为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推动新时代的发展。

二、质量标准化与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伴随社会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各行业和品牌的产品进入大众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面对着不同种类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其精神上的需求予以满足。电商平台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购物场所已经不再局限于商场和超市,不同商品的涌入让人们意识到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也遇到了质量问题,这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更是品牌的灵魂,一旦质量与营销之间反差过大,品牌建设将会遇到阻碍,同时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新时期互联网环境下,产品改进与创新的速度飞快,特别是电商直播带货的驱动下,形形色色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产品鱼龙混杂,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一旦缺乏对质量的有效管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甚至有的产品会经过重新包装再次推广销售。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往往会忽略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不再以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生活为主导目标,企业经济效益虽然有所提升,但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品牌建设。

新时期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标准化与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优质的产品必须重视对质量的把控,可以说产品质量就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当消费者对某类型产品产生需求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品牌建设成功的产品。由此可见, 品可以凭借着自身过硬的质量,为消费者留下良好印象,打造良好品牌,这对于企业的市场声誉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三、完善质量标准化与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现阶段各个行业的产品设计开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突出产品个性化设计效果,同时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加强对客户优质化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依据《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以此作为产品质量标准化与产品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企业会按照用户群体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产品秩序生产,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借助质量标准化开展一系列产品推广活动。从企业主推的明星产品入手,依靠这类产品带动其他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农产品生产企业为例,农业类产品标准化生产通常以水果、肉类、蔬菜等为重点,以此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通过牛羊肉的标准化生产带动畜牧业发展,或者通过蔬菜水果类标准化生产带动园艺类产品发展。标准化引领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尽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品牌建设环节,标准是培养品牌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标准的先进性将会关系到产品质量水平。

(2)统筹规划标准化生产和发展,为产品标准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实现企业产品规模化发展,需从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入手,凭借着优质的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使标准化生产模式同国际惯例有效衔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精准服务,再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提高产品市场占用率。

(3)完善关于质量标准化生产的法律法规,将生产标准进一步规范,按照法律要求进行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政府应提高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迎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助其他国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比如对农业生产出台惠农政策,推进品牌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产品品牌研发与推广带来更强大的支持。

3.2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确立旨在加强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一般从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原材料标准化等方面入手,构建监督检测网络体系,对产品质量展开精准检测分析。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从产品生产质量入手,将其作为重点,迎合市场对产品监督提出需求,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提高产品创造出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防止质量检测发生重复。企业有必要从产品实际销售情况入手,兼顾用户需求,为用户定制专门产品,搭建质量监督数据库,将不同阶段下产品销售数据,联合用户反馈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涵盖质量安全监测与质量预警在内的检测体系。

3.3 构建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将产品质量提升到品牌标准,应促进产品生产标准化与管理规模化,同时品牌建设需要与生产标准相结合,做好对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从商标角度入手进行品牌建设,我国作为商标大国,在品牌建设期间应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创建知名品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将品牌和质量代表企业自身信誉。科学构建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以下建议可供参考:一是对产品进行全方位规划,结合产品特色推广产品,让目标群体更加明确。二是企业应进一步支持产品标准化生产,明确接下来的发展路线,鼓励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经营,自主创立品牌,为接下来产品研发生产改进提供帮助,要求检测人员做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这是企业树立良好信誉的关键。三是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产品声誉的好坏需要监督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的评判,同时也需要得到大众的反馈和评价。为更好地扩大受众群体,得到更真实客观的效果评价,提升产品效益,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打造更多鲜明品牌化产品,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在目标服务群体中做好营销与推广工作。

总结

企业产品生产与品牌建设始终离不开对高标准的追求,以高质量的生产模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将质量标准化作为引领品牌建设的新方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突出产品个性化设计效果,同时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品生产标准化与管理规模化,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积极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强化品牌建设效果,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借助质量标准化开展产品推广活动,统筹规划标准化生产和发展,实现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换届. 打造辽宁质量品牌奋力续写新篇章 [J].品牌与标准化 , 2023(01): 2.

[2] 宋平一 .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充电”北京市朝阳区深入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J]. 中国质量监管 , 2022(02):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