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为桥,连师生心脉
袁秋红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214105
一、 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发展阶段,其生理、心理处于一个剧变的时期。他们既渴望独立又依赖引导,既拥有旺盛的求知欲又易受外界干扰,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尚未固化的 “可塑关键期”。班级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核心场域,德育工作的成效不仅直接影响班级秩序的稳定与学习氛围的浓淡,更深刻关联着班级各项工作的推进质量,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实践及体会:
1、有时无声胜有声
案例:前段时间放假后的那个周六,学校规定上星期四的课,我倒是疏忽了,没有考虑到值日生到底是按周四呢还是周六,但后来情况是这样的发生的:那天课间操做完后,我依旧象往常一样到教室里去转转,发现黑板没人擦,讲台上也是一层粉笔灰,我问了劳动委员:今天谁擦黑板,谁擦讲台?劳动委员告诉我,周四的值日生和周六的值日声相互的推诿,都说应该是对方擦。“看来今天没有值日生了”。我心理想,怎么连擦讲台和黑板这样的事还相互推卸责任,我一直以来培养的责任和要有班级荣誉事情不分你我的思想,看来还是没有进入某些同学的脑海里。在闷热的天气,心理的不悦在加剧,但是我不想让讲台黑板就这样脏着,又不想追问、指责或命令其中的一个值日生来做,因为这样的命令还会有下次同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学生会做的情愿吗?怎么办?我极力克制自己的怒火,让自己平静。走到教室后挂抹布的一脚,取下一块抹布,要走出教室去洗抹布,这时劳动委员想抢过我的抹布,我没有松手,说道:今天不是我值日吗?出了教室,教室里立刻是议论声:你们俩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啊,不就点小事嘛,还要相互推卸……让大家议论议论也好,我故意放慢洗抹布的速度,也正好想发挥舆论的作用。我拿着洗好的抹布,静静地走进教室,慢慢地擦起讲台,下面的学生也静静地欣赏着,那两个学生也终于坐不住了,上来都抢我手中的抹布:“老师我们来吧”。我不动声色继续擦我的:没关系,下次谁觉得不想擦,跟我说一声,我来擦,我很乐意擦,不就几分钟的事嘛,你们看,现在讲台多干净,呆会数学老师走进来上课心理会多舒服啊!从那天开始,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讲台基本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2、多反思自己的不足
成长中的孩子难免犯错,考试、学校比赛、评比等,学生的表现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身为班主任,要想树立班级的正气,在面对不如意时,应首先反思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一味批评学生。 老师只有自己先做到反思自己,那么经过潜移默化,学生遇到事情也会学着多反思,而不是先埋怨他人。
案例:记得初三有次某学科的小测验很让人失望,这个时候照理不应该有这样的不正常现象了,很想冲到教室去痛骂他们,但一想这个时候去骂肯定会添乱,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冷静自己,最后节晚自习,我叫大家先放下手中的一切东西(我在黑板上写上了一行字:“最近我们尽力了吗?”)一节课,我跟他们一块反省最近一段学习生活的状态,有没有踏实前行,有没有静下心听听自己的脚步声。我说:可能这段时间我没有够努力......(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共鸣,教室是静悄悄,懂事的小孩子流下了眼泪,有的小孩子眼眶里噙着泪水。)我说:为了三 2 班我会更加努力的!“你们呢?”在没有任何鼓动的情况下,全班同学都很异口同声地说:“会”。这一幕令我难忘。我想此时此刻我与学生是融于一体的。这种效果应该远远好于高声痛骂。
3、用好“周记”金钥匙,写好周记评语
随着生理、心理的成长和所接触事物的日益多样性,初中生的内心世界也日趋丰富、复杂,有的时候不愿轻易在人前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周记作为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一种形式,比“面谈”有更多的优越性。
案例、老师,我想通了
青春期的学生有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现象,作为班主任如果引导不好,不仅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也会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在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总觉得棒打鸳鸯,拆散他们是做班主任的职责。后来想想,这种做法会使十五、六岁的孩子受到心灵的伤害,急于求成可能效果不佳,教育是耐心感化的过程。关于此类问题我曾经利用周记中介这样来处理:“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经历很多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多东西远远看着很美,但只能是一轮止于仰望的太阳,一旦变成事实,触碰它,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纯美了,甚至会给自己造成伤害和影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未来才会有希望。”这个学生看了我的批语,主动来找我,我们有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她彻底想通了。
4、营造积极进取、和谐奋进的班级文化
班集体建设中的德育渗透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他们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1)教室内的墙面和布置,黑板报的安排,这些静态的班级文化往往能起到宣传、警示、提醒作用。进入初三,我先是利用周记叫学生写可以贴在四周墙上的能提醒激励他们的话语,叫班委统计,利用班会课民主投票,选出:前墙为“心若在,梦就在”,的 提醒语。提醒全班同学时刻铭记自己的目标,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每天活得要有点精神,只有心在,心中才会有梦想。后墙为“拼搏,为那期待的眼神”,这是我们在初三开学第一天就形成的共识,我告诉他们,初三一年会很辛苦,初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请不要忘了,你不是一个人,父母、老师等都会在你身后默默支持着你,当然在这一年,那些关心你的人的期待的眼神会更加急切,你要做的是全力以赴,不管发生什么,都记得我们在一起。南北墙上经过很长时间的斟酌,确定为两个字:一面是“惜”,一面是“竞”,惜字想来是初一时第一次跟他们见面时提到的,大家走到一块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珍惜 3 年的初中时光,在他们看来初三,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后一站了,要格外珍惜,珍惜身边的人,老师同学;还要格外珍惜这段时光,不要留下不必要的遗憾。竞是针对初三这个特殊阶段提出的,只有竞争才能促使个体及集体最大范围的成长。
(2)播放励志视频
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潜在潜力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要用怎样的方法能更直接更深入人心呢?我想到了播放励志视频。我选择播放了邹越的《让生命充满爱》的感人演讲,同学们非常安静地听着,被邹老师的演讲深深感动,有些同学竟然感动得流泪了。通过这个视频,为他们心灵的洗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这比我们简单的说要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来得更自然,更深刻。
5、开好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斗志
在离中考在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还是没有放弃班会课,征求班委及学生的建议,结合班级前面的六个字:心若在、梦就在,举行了“执着、行动,我们定能精彩绽放”的主题班会。事先布置学生写一段自己最想说的话,并且告诉学生将会把此次班会录下来,看29 天后,初三 2 班能否精彩放,你能否精彩绽放。每个学生都认真准备,给自己给同学在这最后冲刺阶段呐喊助威。
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德育培育,不仅是学校、班级工作的 “第一要务”,更是支撑整个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基石。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班级日常管理与德育实践的双重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深耕学情,既要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又要严格遵循德育工作“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内在规律,将德育目标融入班集体建设的全流程,让德育从 “抽象要求”转化为 “具体实践”,最终建成既有秩序、又有温度的班集体,让德育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