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实问题,点燃思辨火花
朱晨凤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
摘要: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而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其贴近现实、注重思辨、强调参与的特点,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转型方向。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聚焦真实问题,开展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其价值判断与社会责任感,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真实问题
引言: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法治意识启蒙的重要阶段。作为一门融合了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课程,《道德与法治》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和基本法治观念的重要任务。议题式教学通过设置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辩论与探究,从而实现知识建构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一、精选议题:立足教材,链接现实
立足教材并链接现实不仅能够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紧密相连,同时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增强了教学的现实感和针对性。通过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话题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促进其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此外,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形成独立见解,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国家利益》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如何平衡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这一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其中涉及的数据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层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最近发生的社交媒体数据泄露事件或政府推出的网络安全法规,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在数字化时代,保障个人隐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国家安全的需求。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国际间因网络攻击导致的外交纠纷案例,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分析问题,既从法律角度探讨公民权利与义务,又从道德层面反思作为全球公民应如何行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1]。
二、创设情境:营造真实的思辨氛围
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和挑战,将学生置于接近真实的生活场景或社会问题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参与感。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能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知识的局限,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视角,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尊重并理解他人的立场,进一步提升沟通与合作技巧,为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态度奠定基础。
以《自信给人力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营造真实的思辨氛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著名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夺冠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堂引入,这位运动员或许曾经遭遇重大挫折,如严重的伤病、比赛失败等,但凭借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最终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高处。观看完视频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该运动员是如何建立自信心的,又是怎样利用这份自信去战胜逆境的。此外,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比如面对学业压力或人际交往中的挑战时,如何运用自信解决问题。通过这些生动且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还能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到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并理解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个人成长及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2]。
三、组织讨论:引导多元观点交锋
通过开放、平等的对话平台,学生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在观点碰撞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表达与倾听的能力,更学会尊重差异、理性协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同时,多元观点的交锋有助于打破单一思维定式,激发课堂活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以《正确认识自我》为例,教师应注重营造开放、平等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我,促进多元观点的碰撞与融合。例如,可以设置议题:“外在评价是否应该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主要依据?”这一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引发共鸣。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网络“颜值打分”或社交媒体“人设塑造”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等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表达观点。有的学生可能认为他人的评价有助于发现自身盲点,也有人会提出过度依赖外部评价会导致自我迷失。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尊重每一种声音,适时提出追问,如“当他人评价与自我认知冲突时,你该如何选择?”从而推动讨论走向深入。通过这样的思辨过程,学生不仅学会倾听与表达,更能在多元观点的交锋中逐步形成独立、理性、全面的自我认知方式,真正理解“正确认识自我”不仅是成长的起点,更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结论:议题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跃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评价机制的完善,议题式教学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新样态,真正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点亮学生心灵的灯塔,成为他们走向社会、担当责任的精神指南。
参考文献:
[1]张正阳.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5,(07):24-26.
[2]林金秋.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5,(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