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

王雪颖

身份证号码:370303198901013526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机电工程作为建筑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与使用寿命。从商业综合体到医疗建筑,机电系统涵盖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等多个复杂子系统,任何环节的质量缺陷,都可能引发电气故障、管道渗漏、设备运行异常等问题,不仅增加后期运维成本,还可能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机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常见质量问题表现

机电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使用安全。电气线路施工时,存在接线不规范现象,如导线连接未采用正确的压接或焊接工艺,导致接触不良,增加线路损耗甚至引发火灾。部分项目的接地系统不符合要求,接地电阻过大,无法有效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道安装方面,管道坡度设置不合理,易造成排水不畅、积水堵塞;管道接口密封不严,导致渗漏问题,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设备安装环节,设备定位偏差大,与设计图纸不符,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与后续维护。

1.2 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质量问题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员方面,部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未掌握机电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与规范要求,且质量意识淡薄,存在违规操作行为,管理人员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材料设备层面,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劣质材料与设备,如使用壁厚不达标的管道、性能不稳定的电气元件,进场检验也流于形式,未严格把关。施工方法不当也是重要原因,未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盲目照搬经验,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顺序混乱,各专业交叉作业时缺乏有效协调,造成相互干扰与破坏。

二、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保障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环节。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进行深入的图纸会审。通过全面审查施工图纸,核对各专业之间的管线布局、设备安装位置等是否存在冲突,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并修正,避免因图纸问题导致施工返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需向施工班组详细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要求有清晰认知。严格审查施工人员资质,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资格。针对机电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

2.2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机电工程质量的关键。建立严格的工序质量检验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班组进行自检,再由专职质检员进行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对隐蔽工程,如电气管线预埋、给排水管道铺设等,加强过程监督和验收,留存影像资料,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可追溯。在施工过程中,推行样板引路制度,通过制作施工样板,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参照。

2.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最终检验。在系统调试环节,制定详细的调试方案,对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进行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调试参数,认真记录调试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各系统运行稳定、功能正常。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全面的竣工验收。

三、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3.1 PDCA 循环管理方法

PDCA 循环管理法就是依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4个步骤循环工作,不断改进施工质量。“计划(Plan)”就是结合工程性质和质量目标制订施工策划、质量标准和施工进度等;“执行(Do)”就是根据计划进行工程实施,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施工,落实具体要求。“检查(Check)”就是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制定定期巡查、专项检查等方法,依照质量标准,对比施工过程和结果,及时解决管道焊接不结实、设备安装位置不垂直等问题。“处理(Act)”就是在质量检查中发现问题时,找到其产生根源,分析改进措施,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消除,有效的解决的问题纳入流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 PDCA。

3.2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要素管控、全过程管理,这就要求在机电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全员质量管理的概念,对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工人,都要有质量责任意识,对每个人的岗位质量情况做出严格考核,并且做好全员培训的方案,落实全员质量管理,对施工人员也要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强调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观念。在全过程的管理上,要求各个施工环节和整个施工周期都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其质量管理须覆盖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以及施工后的验收各个时段。在全要素上,必须结合每个项目施工实际,综合考虑人员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方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质量的影响,首先是在人员方面要做好人员的质量培训并且按照人员评价流程做好人员考核,然后在材料设备方面,要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与检验流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并在施工环节中严格管控施工环节,要科学操作施工,落实规范施工意识。

3.3 信息化管理方法

BIM 技术、物联网、项目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等信息化管理方式是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强有力的支撑。利用 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管线的综合排布碰撞检校,提早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碰撞与返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设备、材料中内置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位置等数据信息,对施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信息进行集成,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全貌,及时发现质量信息进行资源调配处置。信息化管理可以打破信息孤岛,使各参与方协同工作,提升质量管理效率,使质量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有效保障机电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本文结合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提出全过程质控方法,并证实了 PDCA 循环法和信息化管理在管控质量和过程施工质量及细节施工水平上的应用价值,有效地做好质控要点和施工过程施工要点的工作,控制机电工程施工质量,防止安全风险发生和运维风险增加。伴随建筑设计智能化、绿色化的趋势,以后必须要重视应用新的技术方式、管理方法、手段的推广,为了更好地完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和保障机电工程施工作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 德 添 . 建 筑 机 电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与 质 量 控 制 对 策 [J]. 电 子 技术,2021,50(09):128-129.

[2] 郎晓 玲. 高速 公路 机电 施工 技术 及其 质量 管理 对策 [J]. 运输 经理 世界,2022,(0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