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马光辉
鱼台县技工学校 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鱼台 272300
摘要:在我国技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实现和工匠精神之间的良好融合。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将该精神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此为有关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路径
引言
在目前的技工院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效融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指引他们树立准确的职业理念。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技工院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良好融合已经变成了技工院校的关键工作,被技工院校所重视,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成效,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
1 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可以将工作人员的职业态度、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充分体现出来。工匠精神注重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的观念,让他们在不断工作过程中可以精雕细琢,有效改善产品。兵马俑、丝绸、故宫以及万里长城等都证明我国存在优秀的工匠。在这些匠人的身上,将宝贵以及优秀的精神品质充分展现出来。首先,专注,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其次,严谨,他们追求精益求精。再次,务实,将实际需求当做是重要导向,被历史以及实践所检验。最后,创新,转变传统,在继承过程中实现创新,将时代需求和传统需求进行良好结合,实现再次创新。我国将这样的品格称作是工匠精神。
2 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当今社会中,技工院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实现和工匠精神之间的良好融合,将具体的路径措施落实到位,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位,不断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思想政治课堂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实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提升。
2.1 激发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兴趣
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工匠精神的广泛渗透,提高重视度,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综合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可以了解工匠精神,并且感受到其带来的震撼,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不断影响学生。此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环境,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动出来,保障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广泛融入。技工院校要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广泛认识,把工匠精神融入进学生平时的实际生活当中。例如,技工院校的广播当中可以播放和工匠精神相关的文章,也能够在展示栏当中将我国工匠的优秀事迹展现出来。基于此分析,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参与到工匠精神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和热情,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高效顺利展开。
2.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有效转变
技工院校在运用工匠精神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对工匠精神进行全面了解,并且提高自身的关注度,在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融合的时候提供支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明确工匠精神的实际目标。在此情形下,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逐步转变。现阶段,技工院校在实际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特点,很难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技工院校要注重对教育方法、手段的合理调整,不只是要强调传统培养知识,也要把工匠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指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时候,学生入学的前两年非常重要,属于教育成效非常明显的阶段,对学生树立准确的三观、培养整体素质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整体发展。
2.3 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因材施教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因材施教原则全面落实,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与方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进而获得更好的成效。所以在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工匠精神渗透其中,结合行业需求,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保障技工院校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在职业道德素养中,工匠精神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属于现代化社会对优秀人才职业方面的要求。比如,企业在实际招聘的时候,非常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整体能力,这已经变成了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所以技工院校要加强工匠精神的推广,实现学生对工匠精神整体认识的提高,将具体的措施落实到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4 树立以生为本理念
技工院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其中,让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并且围绕学生展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要加强良好配合,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方式方法,实现自身身份的转变,将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实现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充分整合。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引学生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中,选取典型性的案例内容,强调对学生的指引。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而工匠精神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技工院校在实际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实到位,强调对我国工匠精神的弘扬传承,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展开的关键。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工匠精神良好融合的时候,带动出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活动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 贺鸽,蔡世春.横纵视野下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2,8(19):189-192.
[2] 李坤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J].科幻画报,2022(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