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街道党校突出“一抓二促三坚持” 打造“双过硬”党员队伍

作者

林颖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各项工作要求,基层街道党校要以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为核心,以促进机制优化、促进方式创新为动力,以坚持真学真懂、坚持分类施教、坚持学以致用为抓手,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党员队伍。

一、抓牢一个核心,奏好“主旋律”

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深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推动在地区形成生动实践。

一是“听”理论课程。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本地区本领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街道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首要内容和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邀请市委党校、区委党校和高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授课,构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识。街道班子成员在包片社区、所在支部讲授主题党课,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访”现场教学点。以党委或党支部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基层党组织特点,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结合市、区、街红色学习教育阵地地图,包括北京市现场教学点、东城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东城区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和东城区“六字文章”主题教学线路地图以及街道设置的研学路线,参观红色革命展馆、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历史文化街区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等,引领广大干部探访北京地标、学习发展经验、凝聚奋进力量。

三是“谈”学习收获。为强化学习效果,各支部依托统一配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教材资料,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结合工作开展谈学习体会,在思想碰撞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政策知识水平。

二、立足两个促进,筑牢“主阵地”

自街道党校建立以来,坚持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制,不断促进机制优化、促进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党校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思想理论学习主渠道、党性锻炼大熔炉的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机制优化。健全党校管理机制。街道党校明确了由工委书记担任校长、工委副书记担任副校长的领导安排,确立了以办公室为轴心、各基层党委为主体的责任分工协作机制,坚持街道工委每年对党校工作集体研究。制定学分管理制度、考勤请假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等,营造优良学风。升级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雷锋讲堂”现场教学点,扩充培训阵地。统筹使用党校专项经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等费用,为基层党组织亮出名牌,开展教育学习、建设宣传阵地提供经费保障。形成教学资源自主开发机制。加大教材自主开发力度,针对党务实务的重点难点内容,编制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组织生活会召开、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和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使用等主题的操作指南;围绕基层党组织换届等专题性工作,编制包含工作方案、流程说明、材料模板等内容的指导手册。确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由机关干部、社区党务工作者、地区单位和非公企业工作人员等多方主体组成的党员小教员队伍,结合各自岗位特长,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把专题党课送到社区老党员、“两新”组织党员身边。

二是促进方式创新。创新教学载体。依托“红色+科技”智慧型党建学习平台,创建VR“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党员学习教育“活起来”。在街道微信公众号开设相关学习专栏,定期推送学习内容。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北京干部教育专栏、北京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等平台,开展“云上”学习,推动学习常态化。创新教学形式。组织模拟教学,参训人员现场演练党务工作实务的工作流程,及时发现操作问题、规范操作流程。在集中培训后组织专题考试,巩固培训成果。组织特色活动,举办知识竞赛、定向越野等文体活动,激发比学赶超意识;举办主题党报展、红色电影展等展览,并在街道抖音平台直播;联动辖区企事业单位、社科专家、文艺名家等推出更多“面对面、沉浸式、互动式”宣讲活动;邀请青年干部开展“青年说”活动,分享工作中的所思所悟。

三、聚焦三个坚持,建强“主力军”

抓好党员培训教育的各项具体举措,坚持真学真懂、坚持分类施教、坚持学以致用,强化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切实提升培训教育实效,把学习成果落到为民惠民实处。

一是坚持真学真懂。扎实学原文悟原理。街道处级领导班子以理论中心组为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史学习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等内容,开展集中交流研讨。基层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依托“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开展集中学习,支部书记带头研读原文,组织讨论普遍疑惑的问题,引导党员深入加强自学。街道团委积极开展“学原文 读原著”主题团日活动,扩大教育影响范围。努力学榜样当先锋。大力选树和宣传学懂弄通做实的先进典型,隔年推荐评选地区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和道德模范,展现各行各业党组织和党员在地区建设、行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挖掘感人事迹、讲好经验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更多党员见贤思齐,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坚持分类施教。以能力需求为导向,服务党员成长。充分把握不同领域特点和不同岗位专业特征,分别围绕党建工作、机关工作、基层治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性修养等设置课程,抓好支部的日常集中学习活动,实现学而专、学而精、学而用的良好效果。以重点任务为中心,推动地区发展。随着“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两个“关键小事”等中心重点工作的推进,围绕习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等重要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根据工作进展同步安排各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重要文件精神、讲话材料,补齐干部能力短板、提升干事本领。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着力推进学帮带教。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党组织书记,长期奋斗在基层、工作在一线,了解街道历史、特殊事件和人物故事,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通过主题分享、情景教学、实地演练等形式,有效帮助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发挥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传帮带教功能,制定带教计划、增强交流互动,结合重点工作开展月交流、季培训,促进带教学员工作能力提升,培养社区后备干部力量。着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好“12345”接诉即办案件,促进“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化,形成了涉及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共享停车资源、养老服务、便民商业网点等多方面的街道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形成“强设施解民忧”“帮帮团”、乐享公益站等社区为民办实事清单,致力于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坚持组织开展社区周末卫生大扫除、“党员先锋日”、志愿服务大集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双报到”党员和党组织参与地区建设,引导地区党员在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