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档案人员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赵景春
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半壁山分局
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市场监管档案管理正经历从传统纸质管理向全流程电子化管理的深刻转型。面对业务数据量级爆发式增长、服务场景多维需求及安全风险链式特征,市场监管档案人员需构建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数据治理专业能力、监管业务贯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本文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特点,提出通过“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完善保障激励机制等路径,推动档案人员向“数据管家”转型。研究强调,档案人员需在技术赋能、业务融合与法治保障中实现能力跃升,以支撑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确保档案工作成为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市场风险的基础支撑。
关键词:数字时代;市场监管;档案人员;核心能力
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与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市场监管档案管理正经历从传统纸质档案向全流程电子化管理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市场监管数据资产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档案人员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命周期数据链的完整性、行政执法证据链的可靠性以及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本文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特点,结合数字化转型实践,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档案人员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为推进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一、数字时代市场监管档案管理的转型特征
(一)业务数据量级爆发式增长
商事制度改革催生市场主体档案年均增长23%,"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每年产生结构化执法数据超千万条,12315平台日均接收投诉档案达3.2万件。档案载体从传统纸质文书向结构化数据库、音视频证据、物联网监测数据等多元形态扩展,要求档案人员建立TB级数据处理能力。
(二)服务场景呈现多维需求
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需要档案系统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时对接,信用监管要求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关联图谱,跨区域执法协作依赖档案数据的全国互通互认。档案利用需求从单一查询转向深度关联分析,如通过企业股权变更档案追踪非法集资风险。
(三)安全风险呈现链式特征
《数据安全法》实施后,市场监管档案涉及300余万户企业的商业秘密,消费者投诉档案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区块链存证技术在电子取证中的应用对档案真实性保障提出新挑战。某省市场监管局曾发生因档案权限管理漏洞导致企业年报数据泄露事件,凸显复合型安全防护的紧迫性。
二、市场监管档案人员核心能力构成
(一)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
数字时代要求市场监管档案人员具备多层次的技术融合应用能力。在系统实操层面,需熟练掌握"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档案"一户式"存储、电子证照关联调用及智能分类归档,确保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技术理解能力则要求档案人员掌握OCR识别在营业执照归档中的逻辑、区块链存证在行政处罚文书固化中的原理,并能够评估RPA流程自动化在年报整理中的适用性。更进一步,创新应用能力体现在通过NLP技术开展消费者投诉档案情感分析,或构建企业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如利用档案数据分析实现企业注销异常的早期预警,推动档案管理从被动记录向主动服务转型。
(二)数据治理专业能力
数据治理能力是档案人员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质量管控能力需建立覆盖企业"登记-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档案数据标准,通过年报数据校验规则确保关键字段准确率超99.5%。价值挖掘能力要求运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分析企业股权穿透档案以识别"空壳公司",或聚合12315投诉数据绘制区域消费风险热力图,实现从数据存储到知识生产的跃迁。安全管控能力则需构建"分级分类+动态授权"机制,结合国密SM4算法加密涉企秘密档案,并通过操作行为审计防范数据泄露风险,筑牢数字档案安全防线。
(三)监管业务贯通能力
档案工作与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证据链构建能力要求将"双随机"抽查档案与检查记录、检测报告精准关联,形成从现场笔录到行政处罚决定的全流程电子证据链,确保执法案件电子证据采纳率达100%。决策支撑能力需基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档案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型,如通过档案数据分析实现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使监管资源利用率提升40%。服务创新力则体现在开发企业档案"一码通查"服务以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与档案数据的实时调阅,或建立"政策找企业"推送机制,通过档案智能匹配将惠企政策精准送达目标企业,推动档案管理从后台支持向一线赋能转变。
三、核心能力培养实施路径
(一)构建“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通过技术赋能、业务融合、法治保障三维联动,构建档案人员能力提升的基础框架。技术赋能计划联合档案软件开发商建立实训基地,聚焦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数字签名验证等专项技能,要求全员取得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认证;业务融合计划通过档案人员参与注册登记、信用监管、执法办案等核心业务的季度轮岗机制,实现档案管理与业务场景的深度嵌套;法治保障计划将《档案法》《数据安全法》纳入必修课程,并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强化依法管档意识,形成“技术-业务-法律”三位一体的知识闭环。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以专岗配置、团队攻坚、外部协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各业务处室设置数字档案专员,专职负责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技术指导,构建“业务-档案”协同网络;围绕档案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存证等前沿领域组建跨部门攻坚团队,如某省局“档案数据创新应用工作室”已研发5项监管模型;与高校信息管理学院共建研究基地,联合申报国家级课题,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形成“专岗支撑-团队突破-外部赋能”的创新生态。
(三)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通过能力认证、容错机制、成长通道构建长效发展保障。将数字档案技能纳入公务员考核,对通过高级认证人员发放专项津贴;实施创新容错机制,对AI分类误判等非主观过失免予追责;在职称评审中单设“档案信息化”序列,优先提拔复合型人才进入管理层,形成“评价-激励-晋升”的完整链条。
结语
数字时代的市场监管档案管理,本质上是数据治理能力在政府监管领域的具象化呈现。档案人员必须实现从"档案保管员"向"数据管家"的转型,既要掌握数字技术工具,更要深谙监管业务逻辑,在数据安全与开放利用间精准平衡。通过构建技术、业务、法律深度融合的核心能力体系,市场监管档案工作将真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市场风险、创新监管方式的基础支撑,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 数字时代档案人员技术融合能力培养研究[J]. 档案管理研究, 2024(02): 45-49.
[2] 王丽. 数据治理视角下档案人员核心能力构建路径[J]. 档案学通讯, 2023(06): 62-67.
[3] 魏国琴. 数字转型期档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J]. 中国档案, 2024(03): 38-41.
注:本文是项目名称“数字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索与研究”(立项编号202406A090)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