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

周静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第五中学 524100

摘要: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当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诸多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落后以及缺乏有效沟通等,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沟通等多种策略,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初中教育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在教育理念日益更新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复杂化的形势之下,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之下,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助力班主任高效地履行职责,满足新时代对初中教育的要求。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学生纪律管理难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很大程度上给初中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比如,在教学课堂活动中,存在一部分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会做出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行为,如上课讲话、做小动作,这样不仅难以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此外,在处理各种纪律问题时,倘若班主任所采用的方式简单粗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反感情绪,使师生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对纪律问题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纪律松弛,影响了班级的学习氛围,从整体上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

(二)师生沟通存在障碍

初中生的年龄不断地增长,其心理变化更加复杂,在与班主任沟通时会出现一些障碍。很多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隐私,他们会因担心自己不被理解或者是受到批评而保持与班主任的距离,不愿意向老师进行倾诉。除此之外,很多班主任每天忙于繁重的工作,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缺乏密切关注,在与学生沟通时缺乏足够耐心和沟通技巧。比如,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习惯性地运用命令式的口吻,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让学生更不愿意配合班级管理工作。由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使班主任缺乏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也就难以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三)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家校合作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教育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应当是学校的责任,忽视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缺乏足够的了解。此外,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当中,仅仅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数,而忽略孩子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与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存在不一致。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常态化的交流机制,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较低,往往是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与家长进行联系,影响着教育合力的形成,,无法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班级管理的效果深受影响。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初中班主任首要任务在于要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的理念,采用民主且平等的管理模式,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比如,在制定班级规则或者是策划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应当给予提供学生足够的话语权,使其参与到班级事务决策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建议,确保班级规章制度能够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各项规则。与此同时,通过在班级中设置一些管理岗位,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中,实现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2]。此外,班主任在开展民主与平等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还要注重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应当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数论英雄,而要综合考量学生在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在考试活动中所取得成绩虽然一般,但是他们在文艺活动中有突出的表现,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且为班级取得了荣誉,而有的同学热情大方且乐于助人,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为班级团结做出巨大贡献。班主任要充分肯定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将学生为班级发展做出贡献的热情激发出来。

(二)强化沟通协作

为了更好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强化沟通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当中,班主任要定期地开展谈心的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提供学生足够的关心与指导,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其次,在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会、家访或者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进行教育策略的探讨。最后,班主任还要重视与各科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定期的交流,推进教育合力的形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通过强化沟通与协作,可以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沟通氛围。因此,在班级之中班主任可以设置意见箱,鼓励学生以匿名方式提出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与想法,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合理的内容,班主任要认真地对待与采纳。此外,班主任同时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家长与任课教师的观点,并共同制定各项优化方案。总之,通过强化多层次与全方位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对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与调整,确保班级管理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从整体上促进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是关键,对沟通成果进行定期复盘,优化协作方式,通过动态调整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三)实施个性化管理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当中,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化,并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作为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并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以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比如,对于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班主任要重点向他们提供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而对于在某一些领域有特长的学生来说,要提供这部分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除此之外,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项目中,使其能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帮助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总之,通过开展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将学生的发展潜能发掘出来,为促进班级管理效果的提高奠定重要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在开展班级管理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使班级管理问题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在时代快速进步与发展形势之下,班主任要加强对教育动态的密切关注,注重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强化与学生和家长之间互动与交流。期待未来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能够展现出更多的智慧,使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马青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6):110.

[2]高雪芬.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