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
赵远航 王毅萱 陈立光 王博远 姚辉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110168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10144002X)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成为筑牢红色文化根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剖析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从课程构建、实践平台打造、氛围营造等多维度,探讨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建设的具体策略。围绕完善管理机制、师资建设、拓展教育渠道等方面构建国防教育体系,并强调师生协同发展对巩固教育成果的意义,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红色文化根基;爱国主义教育
一、引言
国防教育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校园作为教育主阵地,承担着重要使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融入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更能筑牢爱国主义教育高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红色文化根基与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红色文化是国防教育的精神内核
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与崇高精神,其核心价值与国防教育目标高度契合。红色文化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为国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在校园建设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能够使国防教育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与国防责任感。
(二)国防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国防教育基地作为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与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能够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使红色文化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这种沉浸式的教育体验,有助于师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在校园中得以延续与发展。
(三)校园文化是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融合的纽带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精神风貌的总和。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能够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涵与活力,使其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使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在校园中深度融合。
三、以红色文化引领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夯实国防教育理论基础
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学生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红色文化课程。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课、语文课等相关课程,使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系统传授红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二)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平台,增强国防教育实践体验
依托校园空间,建设国防教育展览馆、军事训练场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真实的国防教育场景。在实践基地中,展示军事装备模型、历史文物、英雄事迹等,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野外拉练、国防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纪律意识。
(三)营造红色文化校园氛围,激发国防教育情感共鸣
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之中,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主题雕塑、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展示革命历史图片、英雄人物事迹等,使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爱国情感。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节、红色经典诵读会、红色歌曲演唱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构建国防教育体系,强化红色文化根基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一)完善国防教育管理体制
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明确各部门在国防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武装部门主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国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完善的国防教育工作制度,明确国防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与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师资培训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为国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红色文化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学术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增强教师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教师开展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相关的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积极引进具有军事背景、熟悉红色文化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中。
(三)拓展国防教育渠道
与当地驻军部队、军事院校、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邀请部队官兵到学校进行军事技能培训、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部队参观见学、开展军营体验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接触部队生活,感受军人风采,增强国防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国防教育。建设学校国防教育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国防教育资讯、红色文化故事、军事动态等内容,拓宽国防教育渠道,提高国防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五、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巩固红色文化根基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一)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与人才观。使教师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高尚的师德风范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支持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教学实际,开展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育人实践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创新育人方法与途径,总结育人经验,提升育人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红色文化学习与研究活动,成立红色文化社团、研究小组等,组织学生自主策划、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六、结束语
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打造实践平台、营造校园氛围,能够为校园注入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完善国防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教育渠道,有助于强化红色文化根基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则能巩固教育成果,使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应持续深化对国防教育基地文化特色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为培养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深厚国防意识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晓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2):56-59.
[2]李华.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国防教育特色校园建设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0):33-36.
[3]王强.红色文化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基地育人功能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1(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