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策略研究
朱小婷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幼儿园
该论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市级课题《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合理化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立项号: (PL[2023] GH4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绘本是幼儿接触事物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其多彩的画面和有趣的内容符合幼儿年龄小、认知有限的特点,具有启发智慧、发散思维、提升素养的重要价值。本文围绕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研究,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方式与兴趣需求,从科学选书、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兴趣导向、优化教学策略四个维度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并结合实践案例验证有效性,旨在为幼儿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可操作性方案,助力幼儿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绘本;幼儿阅读教学;年龄特点;多元教学;兴趣需求;教学策略
一、基于年龄特点——绘本选择需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一)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分层选书
幼儿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段对绘本的理解能力差异显著。3-4岁幼儿处于直观动作思维阶段,适合选择画面简洁、色彩鲜艳、情节重复的绘本,如《蹦》以单字拟声词配合动态画面,通过“蹦!”“嗒!”等词汇与动物跳跃动作,帮助幼儿建立基础认知;《点点点》则以互动式操作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变化。
5-6岁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可引入情节复杂、蕴含情感教育的绘本,如《我爸爸》通过夸张的比喻和生活化场景,培养幼儿对亲情的理解;《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以拟人化的消化系统科普健康知识,激发幼儿逻辑思考能力。教师需建立分龄绘本资源库,定期评估更新,确保内容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动态匹配。
(二)结合语言发展规律筛选内容
幼儿语言发展从词汇积累向复杂句式过渡,绘本选择需与之适配。低龄阶段侧重词汇认知类绘本,如《小熊宝宝系列》以短句重复强化生活词汇记忆;高龄阶段则可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情感表达类绘本,通过细腻的对话与诗意语言,引导幼儿学习描述情感、组织语言逻辑。此外,针对语言发展迟缓幼儿,可选择《小金鱼逃走了》等互动性强的绘本,通过“找一找”游戏提升语言参与度。
二、多元教学模式——绘本教学需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一)情境化教学营造沉浸式体验
创设与绘本内容匹配的情境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策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道具还原故事场景,如在《好饿的毛毛虫》教学中,通过3D动画演示毛毛虫进食过程,配合实物模型模拟“吃水果”动作,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在“秋天”主题活动中,结合《落叶跳舞》绘本,带领幼儿户外收集树叶,制作落叶贴画,实现阅读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此外,角色扮演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代入感,如《三只小猪》的戏剧表演中,幼儿通过模仿角色对话与动作,锻炼语言表达与肢体协调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激发主动参与
采用提问引导、小组讨论、预测情节等互动方式,将“单向讲授”转化为“双向对话”。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学中,教师通过“狐狸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危险?”“如果你是萝丝,会选择哪条路线?”等开放性问题,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在《彩虹色的花》阅读后,组织“是否应该帮助他人”的辩论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观点、倾听同伴想法,提升合作与思辨能力。
三、关注幼儿兴趣——绘本选择需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
(一)动态捕捉兴趣,定制阅读内容
教师需通过日常观察、对话交流、兴趣问卷等方式,精准捕捉幼儿兴趣点。若发现幼儿对恐龙感兴趣,可引入《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恐龙大陆》等绘本;若热衷科学实验,则推荐《神奇校车》系列。此外,设立“绘本漂流角”与“阅读心愿箱”,鼓励幼儿自主推荐书籍,并定期开展“绘本投票”活动,让幼儿参与阅读内容的选择,增强阅读主动性。
(二)设计兴趣延伸活动,深化阅读体验
将绘本阅读与幼儿兴趣深度融合,设计多样化延伸活动。针对喜爱绘画的幼儿,开展“绘本续编创作”,鼓励其绘制故事后续情节;针对热爱表演的幼儿,组织“绘本小剧场”,自编自演绘本故事;针对喜欢手工的幼儿,设计“绘本主题手工课”,如阅读《海底总动员》后制作黏土海洋生物。同时,联动家庭资源,如亲子共读《海底小纵队》后,共同参观海洋馆或观看科普纪录片,将阅读延伸至生活场景。
四、重视策略探索——绘本教学需探索适合幼儿学习的策略
(一)问题导向策略:以问题驱动深度阅读
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幼儿从观察画面到理解内涵。例如,在《大卫不可以》教学中,教师先提出“大卫做了哪些危险的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再追问“妈妈为什么说不可以?”启发情感共鸣;最后讨论“如果你是大卫,会怎么做?”促进行为反思。通过“观察—理解—应用”的问题递进,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策略:打破学科界限,拓展学习维度
将绘本与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结合,实现知识迁移。如阅读《小蓝和小黄》后,开展色彩混合实验,探索颜色变化规律;学习《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时,结合健康课讲解护牙知识,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刷牙过程;在《石头汤》教学中,融入社会学内容,组织幼儿共同制作“分享餐”,体会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三)家园协同策略:构建阅读共同体,强化教育合力
建立家园阅读联动机制,通过亲子共读任务单、家庭绘本漂流、线上阅读打卡等形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阅读。幼儿园定期推送《亲子共读指导手册》,建议家长采用“提问-讨论-复述”三步法:阅读前提问引发兴趣,阅读中讨论深化理解,阅读后复述巩固记忆。同时,开展“家庭绘本故事会”“亲子绘本创作大赛”等活动,促进家庭与幼儿园阅读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实践成效与反思
在我园为期一学年的实践中,采用上述策略后,幼儿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幼儿比例从58%提升至92%,语言表达能力测评得分平均提高21%,85%的幼儿能够复述完整故事。家长反馈表明,幼儿在家中更愿意分享阅读内容,部分幼儿开始自主阅读简单绘本。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教师绘本解读能力不足、家园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未来需加强教师培训,开发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绘本教学模式。
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兼顾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兴趣需求与教学策略。通过科学选书、创新模式、关注个体、优化策略,能够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为幼儿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