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张佳莹
哈尔滨美佳外国语学校 150000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中,怎样增强高中生生物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是当前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更为看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再加之生物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难以被学生所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生物教师应当不断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抽象化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生物;方法策略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契合高中生实际学习需要的丰富情境,基于学习任务群或单元整体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全新的学习概念,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科核心知识,强化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切实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生物学习热情、社会责任意识及科学思维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情境构建的方式为高中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方式掌握不全面,导致情境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表面,阻碍高中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为此,探索高中生物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设计与开展极为重要。
一、构建视觉情境,直观展示知识内容
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断进行思考。为此,在高中情境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基于学科知识对学生视觉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结合相应的学科知识,发挥信息技术在直观展示学科知识方面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降低生物知识难度,为学生构建可视化情境,带给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必修一“第1章 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在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实际生活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个城市的微缩视频,优化学生的视觉体验,使学生了解到细胞就像一座城市,每个细胞就是其中的居民,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维护城市的正常运作。利用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
二、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高中生物教学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此,在构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当明确现阶段高中生现有的学习经验,科学运用生活化元素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的反馈展开深入思考,感知生物知识之间的关联,以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必修一“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家中种植的盆栽,思考“为什么有些植物不适合在室内种植?”等问题,以此调动课堂学习热情,确保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另外,教师可以创设“观察生活中的光合作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光合作用现象,以此引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的回忆和思考,认真研究本章节所学习到的知识,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
三、设计问题情境,指明知识学习方向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新旧知识衔接,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体系,在高中生物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基于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充分展现教师指导性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指明方向,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逐渐深入探索学科知识,挖掘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强化高中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3章 基因的本质”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经验,设计“DNA为什么会起到遗传作用?”“阐明DNA、RNA、基因有什么关系?”“DNA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呢?”“这样的结构是谁研究出来的呢?”等问题,以此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讨论,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系统性整合知识点,在强化学生生物知识体系的同时,帮助学生科学掌握学习方式。
四、创设探究情境,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每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有着各自的特点。为了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生物课堂,使每名学生均能够学有所获,教师应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构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并认识到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指导价值,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科学构建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外同内异”的原则,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使每名学生均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找到各自的位置,确保所有学生均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探究情境中不断内化知识,强化高中生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选修二“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情境,不同的小组抽签选择不同的生态系统案例,并制定探究任务规则,以此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小组内部的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查阅资料、汇总报告,拓宽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信息搜集整合能力。
简要而言,在现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中,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运用情境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展现教学情境与学生自身生活之间的联系,明确教学情境设计要点,并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构建直观丰富的教学情境,再培养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高中生切实融入到浓厚的情境氛围之中,以此有效推动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科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涛.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 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21.
[2] 曹化淳. 谈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1(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