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阅读的任务驱动策略研究

作者

刘自森

福建省长汀县汀江小学 366300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采用了情境创设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阅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绪和文化素养,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任务驱动策略通过设计具体而有趣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情境阅读教学中,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聚焦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阅读的任务驱动策略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阅读实践原则,然后探讨了具体的策略以及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情境阅读;任务驱动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代小学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心。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情境阅读通过营造真实生动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阅读中产生的共鸣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任务驱动策略则通过设置了驱动型的任务来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完成情境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然而当前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中任务策略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教师研究核心素养,实施小学语文情境阅读的任务驱动型策略。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来辅助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情来为学生设定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到任务的设置生动有趣,并且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分散的特点,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实践性原则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驱动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通过设置与实际生活相紧密联系的任务,来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3.情境性原则

教师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造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基于这个情境性原则,也与情境阅读教学的观念不谋而合。

4.评价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过程和进步,同时要采取多元评价主体。除教师的评价以外,还可以引入学生的自评和生生的互评,来帮助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阅读的任务驱动策略研究

1.设计针对性的任务

针对性任务是任务驱动阅读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载体。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明确、具体的趣味性、挑战性任务,能够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学习活动,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围绕任务来开展,学生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和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小学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任务,来驱动核心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这个阅读教学中,可以以角色扮演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任务学习。教师通过设置“旅行体验师”的角色,让学生站在红头蟋蟀的视角绘制旅行路线图,并标注出牛消化器官的关键部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红头在牛的体内经历了哪些惊险的环节?”“为什么青头说牛有四个胃就能够救出朋友”等,来驱动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探索。教师为学生设置具有争议性的思辨任务,来将学生分为两个观点的阵营,引导学生对“如果青头没有科学知识储备,还能成功解救红头吗?”的问题进行辩论。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组织学生撰写《昆虫救援指南》,归纳文本中的科学知识,结合课外资料补充应急措施。教师在这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帮助和指导。

2.设计情境任务链

设计情境任务链作为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框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通过在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设置一系列相关联并且逐步递进的情境性任务,每个任务之间具有连贯性和挑战性,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性地进行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完成逐渐深入的任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逐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每个任务的表现,来进行连续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情境任务链,来激发学生参与到情境阅读教学中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且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寓言侦探社”的闯关情境,学生化身“智慧小侦探”来破解寓言奥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联系的任务链,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1)线索收集站(基础理解):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来绘制“农夫行为路线图”并在其中标注出关键动作。

(2)证词分析室(文本细读):学生分小组开展角色扮演,来采访“农夫”和“邻居”并设计相对的采访问题。

(3)案件重演厅(迁移应用):小组改编《守株待兔》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的生活的情况,来将寓言与现实相关联。

(4)结案报告台(批判思考):撰写《给农夫的一封信》,联系实际生活,用生活实例来说明“劳动与机遇”的关系。

(5)警世展览馆(拓展延伸):小组合作设计“寓言警示海报”并提炼出三条人生准则。

三、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时,通过设置任务驱动策略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让任务驱动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超.任务驱动法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23.DOI:10.27704/d.cnki.ghnkj.2023.000026.

[2]后晓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