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吉林市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销售路径研究
娄玉莲
中共蛟河市委党校 1325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视角,以作为农业大市的吉林市为例,探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传统销售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的现状、问题及路径。
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产品营销现存问题出发,结合电商平台对于农产品营销的优势,探讨了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促进电商平台农产品营销的建议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乡村振兴;对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农产品的营销一直是农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吉林市作为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传统销售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推动吉林市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吉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吉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平台包括:综合性电商平台: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吉林市农产品店铺。垂直电商平台:吉林大米网、长白山特产网等专注于本地农产品的平台。社交电商平台: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主要销售产品包括大米、玉米、人参、木耳等特色农产品。
1.1政策支持与电商平台建设
吉林省政府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举办“新电商大会”等活动,促进农产品品牌化、数字化发展。例如,2024年10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系列活动“数农吉品”品牌研讨发布会,推动了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品牌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展。此外,吉林市还成立了“兴边富民”主播联盟,培养本地电商主播,助力农产品直播带货。
1.2农产品电商销售增长
近年来,吉林市特色农产品(如松子、松茸、甜玉米等)的出口增长显著,2024年部分品类出口增速超过20%。同时,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模式)同比增长207.8%,显示出吉林市农产品电商在国际市场的潜力。
1.3人才培训与品牌打造
吉林市及周边县市积极培养电商人才,通过数字人才实训基地、直播带货培训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本地电商主播和“新农人”IP,如“大峰哥”“东北划拉哥”“瑶瑶”等,累计粉丝超1000万。同时,通过举办“网上年货节”“直播助企大赛”等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1.4存在问题
平台建设方面:平台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知名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物流配送方面: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配送成本高、效率低,制约了农产品上行。人才支撑方面: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农民电商意识和技能不足。品牌建设方面: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乡村振兴视角下吉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2.1加强平台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吉林市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垂直电商平台(如“吉品优选”),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如长白山菌菇、吉林大米、松子等),提供一站式购销服务。与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合作,设立“吉林农产品专区”,扩大线上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合作社等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设地方特色馆,提升吉林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挖掘地域品牌潜力:聚焦“长白山”“黑土地”等地理标志,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如“吉林黑猪”“长白山蓝莓”),通过品牌故事、文化包装提升溢价能力。
2.2完善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建设,解决生鲜农产品运输难题。鼓励邮政、顺丰等企业与本地合作社合作,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湖南省在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出了“数字农村”建设计划,加快农村地区网络、物流、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同时,为解决农产品物流和配送问题,推出了“同城送”服务,以便利快捷的服务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3]。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2.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电商技能
为了解决农村缺乏电商人才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引进人才、培养当地电商从业人员等。可以通过开展电商培训,提高农民电商意识和技能。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为农村青年提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电商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引进专业的电商团队,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电商经营和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建立电商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农民之间的电商经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电商经营能力和营销水平。在农村也可以专门开展电商人才评价和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合格的电商人才,具有更高的电商平台运营使用水平,在乡村地区可以起带头模范作用,可以提高农民的电商经营信誉,进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水平。
例如,广东省惠州市积极推动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惠州电商谷”等平台,为有志从事电商的人提供培训和孵化服务。同时,该市还通过引进电商人才和组建电商团队等方式,提高了当地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4]
2.4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
挖掘吉林市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聚焦“长白山”“松花江”“黑土地”等天然IP,推出“长白山菌菇”“吉林黑米”“松花江鱼鲜”等系列品牌,强化产地背书。文化故事包装:结合满族文化、冰雪旅游等元素,设计品牌故事(如“人参传说”“黑土孕育365天”),提升情感溢价。
例如,汪清县将黑木耳与“长白山生态”绑定,通过纪录片《木耳的故事》带动电商销量增长40%。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消费者信任。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一物一码”,增强消费者信任。例如,江苏省宿迁市建立了“三淘一购”电商模式,即通过“淘产地、淘优质、淘品牌、购实物”四个环节,实现农产品的线上营销和实体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信任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标准化与深加工。制定农产品电商销售标准(如分级、包装、冷链要求),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深加工产品(如冻干菌菇、人参精华等),延长产业链。鼓励企业申请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
3结语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营销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营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电子商务平台是促进吉林市农产品销售、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吉林市应加强平台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吉林市需抓住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的双重机遇,通过电商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数字农业强市”转型。
参考文献:
[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数商兴农"工程
[2]《吉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中"建设100个县域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的具体目标。
[3]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R].2022
[4]汪清县人民政府.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Z].2023.
[5]刘燕,钟强.电子商务背景下饲料企业物流管理的思考[J].中国饲料2020(24):79-82.
[6]阿里研究院.2023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R].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