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浙江,赛事精彩

作者

陈紫星 李金雨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绍兴 312030

1.摘    要 浙江省在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方面拥有深厚的底蕴,体育赛事也蓬勃开展。本研究旨在以浙江各地赛事场馆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借鉴历届奥运会赛事场馆的语言景观,通过创建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系统总结浙江各地赛事体育场馆语言景观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查报告和标识语言英译的改进策略,为各项国际赛事的场馆标语的英文翻译提供参考。与此同时,制定调查报告和改进语言英译的策略,为国际赛事的场馆标语提供英文翻译的参考。本研究旨在以“以景观助赛事”、“以赛事造景观”为理念,推动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的规范化和产业化。

关键词:语言景观;翻译;赛事场馆英译

2.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文旅深度融合研究领域的不断升温,政府规范公共标语英译的需求逐渐凸显,体育赛事场馆的语言景观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体育赛事场馆的语言标识在英译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传达意思不准确、误译等,影响了体育场馆的国际化水平和形象。本团队通过对浙江省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展开系统分析,总结其优点与不足,构建标识语英文译写语料库,助力体育场馆英文译写标准的出台。这对于规范赛事场馆的语言标识,优化城市语言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启示意义,实现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稳步推进。

本文以浙江各地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各体育赛事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场馆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逻辑推演等研究方法,分析这些场馆的英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优化策略,以提高场馆语⾔景观的规范化水平和沟通效率,增强国际友⼈的认同感。这将有助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2.1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了全面掌握浙江省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的建设现状,研究团队开展了系统性的实地调研工作。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杭州奥体中心、黄龙体育中心、绍兴柯桥轻纺城体育中心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馆,通过现场观察、影像记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为期8个月的调研过程中,团队重点考察了各场馆语言标识的设置情况,包括导向标识、功能标识、文化展示标识等不同类型。调研人员采用标准化记录表格,详细记录了各类标识的语言组合形式、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实际使用效果。同时,团队还对场馆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中外观众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各方对现有语言景观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为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调研工作采取了分阶段推进的方式:第一阶段进行全域普查,建立基础数据库;第二阶段针对重点区域开展深度调研,运用全景摄影等技术手段进行详细记录;第三阶段则通过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使用者反馈。通过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研究团队获得了丰富而可靠的实证材料,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团队特别关注了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多语言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尤其是英文翻译的质量;二是标识系统与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三是不同功能区域标识设置的合理性。这些一手资料不仅客观反映了当前浙江省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的建设水平,也为后续优化提升提供了明确方向。

2.2 双语平行语料库构建

为帮助制定更专业的体育场馆英文译写标准,本团队在收集到图片资料后着手构建双语平行语料库。团队成员陈紫星先将收集不同体育赛事场馆的标识语言文字信息,并进行汇总整理。与此同时,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将标识语言文本翻译成英文,确保准确性和流畅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语平行语料库,将原文和翻译文本进行对照组织,建立可查询的数据库。通过构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团队将能够系统分析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和支持。

3.系统分析与优化策略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亚运会实地调研结果的分析及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揭示了当前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规范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提供参考和建议。比如 在实地调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译误译的情况,例如将“杭州奥体中心”误译为“Hangzhou Olympic Stadium”,或者将“亚运会临时体育场”译为“Asian Games Temporary Sports Field”。这些错误译写可能导致游客的困惑和误解,进而影响了体育场馆的宣传效果和服务质量。因此,在语言景观的译写分析中,我们需要重视翻译的准确性和符合度,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形象和体育文化的魅力。通过发现这些错误案例并提出改进建议,能够为未来体育赛事场馆的语言景观提升提供借鉴和支持。

通过对20余个亚运会赛事场馆的实地调研,本团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译写方法及建议。

(1)对于赛事名称、标识和口号的翻译,需要深入理解亚运会的特色和意义,确保翻译准确传达原文的精神内涵。以2018年印尼雅加达-巨港亚运会的口号为例,原文为“Energy of Asia”。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表达其传达的亚洲团结与活力的精神内涵,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转译。将口号翻译为“亚洲的活力”或“亚洲之能量”,可以更好地体现其意义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2)在体现城市形象方面,翻译需要注重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特点,通过翻译工作向世界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例如,对于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可以将“花城”的称号巧妙地融入翻译中,体现广州繁花似锦的城市风貌。

(3)在注重语境适配方面,翻译必须考虑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文化修辞和习语,确保翻译的易懂和易接受性。例如,在翻译赛事口号时,要注重表达方式的亲民性和富有感染力,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亚运会。

4.结语

本研究在深入调查和分析体育赛事场馆语言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推动浙江地区体育赛事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

通过本研究,团队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浙江地区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揭示了其在文化表达、信息传递和景观营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结合⽂旅深度融合的背景,分析了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在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浙江地区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丰富了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实践层面,本研究为浙江地区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区域文化形象和旅游品质,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本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将更多地区的体育赛事场馆纳入研究视野,比较不同地区在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建设方面的差异和特色;二是加强跨学科合作,引入更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语言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共同推动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研究的深入发展;三是关注体育赛事场馆语⾔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时跟踪和评估相关对策的实施效果,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持续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彬.语言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体育英语翻译研究[J].成 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2]李淑琴,张彤,陈雅鑫.体育场馆公示语英译现状及原因分析[J].各界,2017,(2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29(06).

[4]杜思民,彭永靖.体育英语翻译教程[J].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127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