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何鹏
攀枝花学院 617000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其优化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排放和提升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引言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兼顾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的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和减排优势。然而,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协调发动机、电机和电池之间的能量分配,从而提高整车性能、降低能耗并减少排放。
一、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概述
(一)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驱动系统的动力总成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两种动力源的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动力输出和能源利用。混合动力系统通常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动力电池组以及能量管理系统。发动机负责提供主要动力,同时通过发电机为电池组充电;电动机则在需要时提供辅助动力或单独驱动车辆。动力电池组作为能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这种组合方式使得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在不同工况下灵活切换动力源,从而优化整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纯电动模式(EV Mode)、混合动力模式(Hybrid Mode)和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Engine Mode)。在纯电动模式下,电动机利用电池组的电能驱动车辆,发动机不工作,实现零排放行驶;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发动机和电动机协同工作,发动机提供部分动力并为电池充电,电动机则根据需求辅助驱动车辆;在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电动机和电池组处于待命状态。这种灵活的模式切换是混合动力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二)能量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控制逻辑,其作用在于合理分配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功率,优化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输出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发动机在高负荷下效率较高,但低负荷时效率较低且排放增加;电动机则在低速和高扭矩需求下表现优异,但受限于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因此,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协调两种动力源的功率分配,成为提高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关键。
二、现有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规则型控制策略
规则型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系统中最早应用的能量管理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基于预设的规则和逻辑来分配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功率。这种策略通常依据车辆的工况(如车速、加速度、电池荷电状态等)来制定控制规则,例如在低速或怠速时优先使用电动机驱动,而在高速或高负荷时切换至发动机驱动或混合驱动模式。规则型控制策略具有实现简单、实时性好和易于理解的优点,能够快速响应驾驶需求并保证车辆的基本运行性能。
然而,规则型控制策略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由于其依赖于固定的规则,无法根据复杂的实际工况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适应性较差。例如,在频繁启停的城市工况下,固定的规则可能导致发动机频繁启动和停止,增加燃油消耗和排放,同时也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二)优化型控制策略
优化型控制策略旨在通过数学优化方法来实现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的全局最优。这类策略通常基于动态规划、模型预测控制或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以最小化燃油消耗、排放或成本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车辆的动力性、电池寿命等约束条件。优化型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动态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分配,从而在不同驾驶场景下实现最佳的能量利用效率。
以动态规划为例,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阶段的子问题,利用递推关系求解全局最优解。动态规划能够考虑车辆的完整行驶周期,充分挖掘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效率优势,同时兼顾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然而,动态规划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实时控制场景下,难以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
三、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方法
(一)基于模型预测的优化策略
基于模型预测的优化策略是一种先进的能量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未来工况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控制决策。该策略通过建立混合动力系统的动态模型,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组以及车辆动力学模型,结合预测的驾驶工况信息(如车速、加速度等),求解最优的能量分配方案。模型预测控制(MPC)是实现该策略的常用方法之一,它能够在每个控制周期内求解一个有限时间内的优化问题,动态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分配。
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约束优化问题,并且可以实时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工况。例如,在城市工况下,模型预测控制可以根据预测的频繁启停信息,优化发动机的启停时机,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在高速工况下,它可以通过优化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分配,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此外,模型预测控制还可以考虑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约束,避免电池过度充放电,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然而,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测工况的可靠性。如果系统模型存在误差或预测工况与实际工况偏差较大,优化结果可能会偏离预期目标。此外,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高维系统和长预测范围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来满足实时性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如何降低计算复杂度,是基于模型预测的优化策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策略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策略通过训练数据驱动的模型,学习混合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能量分配规律。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强化学习等。这些方法能够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特征,自动学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
以强化学习为例,它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最优的控制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在混合动力系统中,智能体可以是能量管理系统,环境则是车辆的运行工况和动力系统状态。通过定义合适的奖励函数(如燃油经济性、电池寿命等),强化学习算法能够动态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分配,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场景。强化学习的优势在于其无需精确的系统模型,能够直接从数据中学习最优策略,并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结论
本文深入探讨了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问题,分析了现有策略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和机器学习的优化方法。研究指出,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合理协调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的能量分配,可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并提升续航能力。规则型控制策略虽简单易行,但适应性差;优化型控制策略虽能实现全局优化,但计算复杂度高且依赖精确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优化策略可动态调整功率分配,但对模型精度和预测可靠性要求高;基于机器学习的策略能从数据中学习最优规律,但需高质量数据且计算成本高。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展示,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季亚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设计优化[D].重庆大学,2022.
[2]樊兆明.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及发动机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21.
[3]曾甜,汤泽波,姚堤照,谢长君.双源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优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6):2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