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校园文学主题班会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的实践策略

作者

刘艳萍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滨河第二小学 山西忻州 034300

摘要: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与核心素养。校园文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其主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可以作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资源与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融入校园文学主题班会,通过融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学目标,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校园文学主题班会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校园文学;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主题班会;实践策略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因此小学语文也被当做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将德育有效的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与小学语文主题班会密切相关,主题班会主要是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主题,并且组织学生参与到这些主题活动过程中,积极讨论主题的中心思想,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进行充分情感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念以及价值观念。而在主题班会结合校园文化,可对主题班会的举办形式以及内容进行创新及丰富,运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作为辅助工具,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

一、校园文学与小学语文德育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学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效果极为重要,而校园文学作为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故事情节以及各种人物形象,这些文学作品蕴含多种优秀的品格,包括勇敢、善良、诚实、坚强等,这些优秀品格会对学生思想与行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校园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同学间应当相互关爱,互帮互助,从而引导学生对他人充满爱心,与同学要相互协助,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例如,文学作品中会描写正义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与正义感,激励学生面对困难时应当勇往直前,不气馁,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用的社会力量。同时,校园文学在创作与传播过程中需要机会,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则为校园文学提供了创作与传播的平台。德育教育最终目标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来达成,而校园文学作品作为德育工作的教学资源,其与学生现实生活极为接近,因此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这位德育教育实现目标提供重要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校园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且根据自身对文学作品理解程度进行创作,分享校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学作品作为德育教学的内容,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活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接受道德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结合文学作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道德修养,有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生对文学魅力所深深折服,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观念与行为习惯。

二、校园文学主题班会的实践策略

(一) 选择合适的校园文学作品

开展校园文学主题班会的首要条件是选择合适的校园文学作品。教师在选择文学作品之时,应当确定作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学生所熟悉的人物、事件、物品,这样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选择描写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诗歌或者短篇故事,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候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选择的文学作品还应当能够传递出正能量,其蕴含的思想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包括团结友爱、尽职尽责、诚实守信等,这些优秀品质可以说是小学德育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的文学作品还要注重语言风格符合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选择的文学作品应当富有童趣,简单容易理解。此外,教师应当根据主题班会的最终目标来选择相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例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此时文学作品应当选择富有童趣及奇幻色彩的童话故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此时文学作品应当选择可以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映的小儿童小说。总之,在小学德育渗透过程中融入校园文学主题班会,应当选择合适的校园文学作品,这样才能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让校园文学主题班会具有更高的教育效果。

(二)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为提高校园文学主题班会的教学效果以及吸引力,应当对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进行创新,要设计具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诵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诵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并且有效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表达情感等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要求学生要积极发表自身对文学作品的读读到见解,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文学作品中重要人物安排学生进行扮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对人物的行为动机以及内心情感等进行深入理解,而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活动,先让学生对某一作品进行阅读理解,通过自己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情感等的理解,再续写故事,或者进行诗歌创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创造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学主题活动形式,大学生对校园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在活动参与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学主题班会发挥更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校园文学主题班会是否能够成功开展,与班级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校园文化就像无形态的教育力量,但是可以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营造具有具有感染率的文化分为。例如,教师应当在在教室中布置多种文学作品元素,例如设置文化角,张贴经典文学作品的海报,将学生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展示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魅力。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不同的文学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都确定文化主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与读书分享会、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学的兴趣。此外,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知名作家或者邀请家长协助进行文学作品教学,举办文学讲座或者文学作品分享会,有效拓宽学生文学视野,激发其创作灵感。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三、结语

将校园文化主题班会融入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过程中,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让学生在文学的滋养茁壮成长,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曾萍英. 小学语文教学与校园德育文化的有机融合[J]. 文渊(小学版),2025(1):113-115.

[2] 曹艳泉. 德育之路 诗意丛生——小学德育活动建构[J]. 互动软件,2021(5):1739.

[3]  陈海水.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文渊(小学版),2020(2):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