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巧用群文阅读提升阅读效果

作者

李文萍

福建省福清龙西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初中语文教学领域中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探讨群文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具备优势与可行路径。通过分析群文阅读教学定位、特点及模式构建,探究群文选材原则与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思考群文教学难点与突破途径,旨在促进学生多元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能够打破传统单一文本局限,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比较鉴赏、综合思考、多维解读等高阶思维能力,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活力与新思路。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一、群文阅读定位与特点,教学模式构建与优化

群文阅读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理念重要实践方式,区别于传统单篇文章精读,主要指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组织多篇文章进行综合阅读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教材单一文本限制,让学生接触风格迥异文章,形成开放多元阅读格局。群文阅读特点体现为主题聚焦性与文本多样性结合,既有宏观阅读视角又具微观比较分析,既注重知识内容积累又强调思维方法训练。实践证明,群文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本间联系思考能力,提升阅读深度与广度。从教学角度看,群文阅读打破传统“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单向模式,构建“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全新互动教学框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思考空间与更自主阅读机会。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基于学生认知特点与课程目标进行构建与优化。导入环节应精心设计,通过提出富有思考价值问题或呈现具有冲突性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思考欲望;阅读环节应强调学生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文本间比较、分析与思考;讨论环节应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深入交流;最后归纳环节应注重学生思考成果梳理与升华,引导学生形成个人见解与独特感悟。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优化几个关键环节:一要强化问题设计,确保问题既能连接多篇文本又能引发深层思考;二要优化文本解读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在对比中把握特点;三要改进讨论组织方式,创设平等对话氛围,鼓励学生表达不同见解;四要完善评价机制,从单一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评价。

二、群文选材原则与技巧,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选择质量,因此科学选材成为关键环节。群文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主题关联性原则,所选文章应围绕同一主题或问题,保证文章间存在内在联系;文本差异性原则,所选文章应在体裁、风格、写作手法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难度梯度性原则,所选文章应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阅读路径;思想深刻性原则,所选文章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与人文内涵,能引发学生思考与感悟。在选材技巧方面,可采用横向拓展法,即选取同一主题不同类型文章进行比较;纵向延伸法,即选取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主题文章进行纵向对比;问题探究法,即围绕某一核心问题选取持不同观点文章进行辩证阅读;主题聚焦法,即围绕某一主题选取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文章进行全面解读。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应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发挥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比较阅读法是群文阅读最基本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多维度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具体实施中可采用表格比较法,让学生通过填写比较表格明晰文本异同;可采用平行阅读法,引导学生在平行阅读中感受不同文本表达差异;可采用问题引领法,通过设置问题串联多篇文本,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主题探究法则强调围绕核心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深入理解某一主题内涵。实施过程中常采用“导入主题—拓展阅读—交流讨论—归纳提升”教学流程,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深度与广度拓展。此外,辩证思考法也是群文阅读重要方法,通过选取持不同观点文章,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力与辩证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可设计辩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辩论不同观点;可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可设计观点评析,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三、群文教学难点与突破,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几个典型难点需要突破。学生阅读量大、时间紧张问题时常困扰教学进程,面对多篇文章,学生往往感到压力大、时间不足。对此,可采取下面几个突破策略:一方面进行合理课前分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另一方面采用分组协作方式,不同小组负责不同文本深入阅读,通过交流分享实现文本信息互补;还可实施分层阅读策略,区分核心文本与辅助文本,确保重点文本获得充分阅读时间。文本间联系把握不足也是常见难点,学生往往停留在单篇文章理解层面,未能建立文本间联系。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引导学生梳理文本间联系;设计贯穿性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立文本联系;开展综合讨论活动,通过集体智慧挖掘文本间深层联系。阅读深度不够同样困扰群文教学,学生往往满足于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入思考。应对策略包括:设计层次性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组织深度讨论,创设平等对话环境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布置延伸性作业,促使学生进行课后深入思考。

群文阅读教学最终目标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多元阅读能力。比较鉴赏能力是群文阅读重点培养目标,通过多篇文本对比阅读,学生能够发现不同作者在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异同点,形成比较意识与鉴赏眼光。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比较阅读任务卡、组织比较阅读讨论会、布置比较阅读小论文等方式,逐步提升学生比较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多元视角与不同观点,有助于学生形成质疑精神与独立思考习惯。教学中可通过设置质疑环节、组织辩论活动、设计评价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考态度与批判性思维品质。迁移应用能力也是群文阅读教学关注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将阅读中获取知识与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能力。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情境应用题、组织模拟活动、布置创造性作业等方式,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发展。群文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审美感受能力与创造表达能力,通过接触不同风格文章,学生能够拓宽文化视野、提升审美品位、激发创造灵感。

结论:群文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方式,在提升学生阅读效果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与广阔前景。通过科学定位群文阅读特点、合理构建教学模式、精心选择文本材料、创新应用教学方法、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能够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实践证明,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更能够培养学生比较鉴赏、批判思考、综合应用等高阶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期待更多教师参与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共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与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叶正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7):1194.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17.1177.

[2] 祁琳.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3.

[3] 顾华兰.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中学语文,2024(3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