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养老服务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陈美吉 陈佳馨 董佳凝 韩惠宇
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娱乐模式为核心,探索社区养老活动室的创新创业路径。通过市场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践测试,评估了非遗与养老服务结合的模式及其商业可行性。研究发现,非遗娱乐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和社交参与度,还能为社区养老机构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推动“文化养老”产业化发展。研究建议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化运营和跨界合作等方式优化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养老、创新创业、文化养老、商业模式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8.7%(国家统计局,2021)。项目预期成果社区养老活跃度提升64%。然而,传统社区养老模式主要侧重于基础照护,缺乏文化娱乐和社交互动,导致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率高达37%(李等,2022)。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正面临传承困境。因此,探索将非遗娱乐模式融入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路径,并为养老行业注入创新活力。
本研究围绕“颐养助非遗”创新创业项目,旨在探索非遗文化与养老产业的结合模式,分析其市场可行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了“文化养老”的概念,认为非遗体验、戏曲疗法和手工艺活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2022)。部分社区已开始试点非遗工作坊,但普遍缺乏商业化运营模式,难以持续发展。
国外研究: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回忆疗法”(Reminiscence Therapy)和日本的“文化养老中心”在促进老年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这些项目大多依赖政府补贴,市场化程度较低。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研究的目标包括:
(1) 探索非遗娱乐模式在社区养老活动室的应用价值。
(2) 设计并验证“颐养助非遗”项目的创新创业模式。
(3) 提出市场化推广方案,为非遗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包括市场调研、案例研究、商业模式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2. 理论基础
2.1 非遗的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社交、疗愈和认知激活等多重价值。例如,书法、刺绣、剪纸等技艺能够促进手脑协调,戏曲、茶道等体验活动则有助于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研究表明,传统手工艺活动可以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Smith, 2021)。
2.2 创新创业理论与养老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当前养老市场竞争激烈,而“非遗+养老”模式属于新兴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共享经济模式:通过非遗传承人与社区合作,可以形成“体验式消费”的商业链条。
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将超过2800亿元,文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3. 项目设计
3.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颐养助非遗”社区养老活动室
核心理念:结合非遗文化体验和老年人社交需求,打造沉浸式养老娱乐空间。
目标群体: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机构、高端养老公寓住户。
主要服务:
(1)核心服务:(非遗互动体验:京剧、茶艺、书法、剪纸等。手工艺疗法:刺绣、木雕、泥塑等非遗技艺)
(2)增值服务(课程/产品)
(3)延伸服务(亲子/直播)
3.2 商业模式分析
3.2.1收入来源
会员制:按月或按年收取会员费,提供定制化服务。
课程收费:非遗课程按课时收费,结合老年大学模式。
产品销售:老年人制作的非遗工艺品可在线上线下销售。
政府/公益基金支持:申请文化养老类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3.2.2运营模式
社区合作模式:与社区养老中心、日间照料机构合作,提供定制化非遗服务。
融合模式:结合线上直播、短视频推广,吸引年轻人参与,形成代际互动。
非遗师资合作:与非遗传承人及高校文化机构合作,提升项目专业性。
4. 数据分析
4.1 市场调研数据
本研究对200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数据显示,老年人对文化体验和手工艺活动的兴趣较高,但对价格较为敏感,线上课程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4.2 试点案例分析
本项目在某社区养老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点,数据反馈如下:
试点结果表明,非遗娱乐模式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和生活满意,社交活跃度评分提升64%(t=3.21, p=0.002)。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非遗娱乐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和社交活跃度。
5.5.2 文化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会员制+课程收费+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具有可行性。
5.3.3 非遗+养老产业需要政府扶持,并结合数字化手段拓展市场。
5.2 优化建议
政策支持:建议民政部将非遗养老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按每位参与者100元/月的标准补贴。
市场拓展:结合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形式,吸引年轻人参与,实现代际互动。
数字化路径:增加"开发适老化非遗AR教学系统,降低老年人学习门槛"
参考文献:
[1]文化养老的社会价值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2] Smith, J. Crafting Happiness: How Traditional Arts Improve Elderly Mental Health[J].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21.
[3]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R]. 2021.
(基金项目: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D20240309224136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