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多元评价赋能学生成长

作者

曹政

珠海市斗门区西湖学校

摘要:珠海市斗门区西湖学校积极响应教育评价改革号召,以破除 “五唯” 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评价改革实践。学校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维度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活动与课程,创新评价方式。如深化德育评价时,借助丰富活动与家校共育塑造学生品德;优化体育评价中,通过特色课程与过程性评价强健学生体魄。同时,探索多样化学业考评制度,完善增值、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并加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与应用。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学校社会声誉提升。此次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生评价改革;多元评价;综合素质;教育质量;成长档案;家校共育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当下,学生评价作为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性模式的深刻变革。珠海市斗门区西湖学校积极投身于这场教育评价改革浪潮,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引下,以破除 “五唯” 为目标,全力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致力于为学生成长赋能,推动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湖学校深知,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统评价方式过度聚焦成绩,忽略了学生在品德、身心、审美、实践等多方面的成长,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学校以多元评价为突破口,全方位探索学生评价改革实践。在德育领域,学校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如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学雷锋” 活动等,结合家校共育模式,从多个场景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塑造学生的品德之魂。在体育方面,丰富课程与活动,引入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更注重其体育成长轨迹。美育上,拓展课程资源,创新评价形式,在日常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习惯。劳动教育则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成果展示,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与劳动品质。

二、基本情况

珠海市斗门区西湖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教育评价改革浪潮中,学校积极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聚焦学生评价改革,破除“五唯”,从多维度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做法和成效

(一)深化德育评价,塑造学生品德之魂

1.丰富德育活动,构建多元评价场景

学校围绕多个主题,打造贯穿全年的德育活动体系。2月开学典礼融入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借助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交往观念,培养友善互助品质,以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行为表现、认知提升作为评价指标。3-5月开展“学雷锋”、禁毒、感恩教育等活动,“学雷锋”活动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志愿服务时长、事迹影响力等评估学生的奉献精神;禁毒教育以知识竞赛成绩、宣传作品质量衡量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感恩教育依据学生在家庭、学校的感恩行动反馈评价其感恩意识。6-7月期末阶段,除学习状态管理,还通过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结合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学期德育成果。

2.强化家校共育,完善德育评价网络

全面推进“万师进万家”活动,教师分组实地家访,尤其关注心理预警学生。家访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深度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品德表现,建立“一生一策”德育档案,将家庭德育表现纳入学生综合德育评价。

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实时分享学生在校内外的德育动态,如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社区公益活动等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指导,形成家校协同的德育评价闭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养成。

(二)优化体育评价,强健学生体魄之基

1.丰富体育课程与活动,细化评价指标

除常规体育课程,学校增设特色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武术等社团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兴趣需求。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专项评价标准,足球社团从带球、传球、射门技术,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评价;篮球社团考量运球、投篮、防守技巧及比赛应变能力;武术社团从基本功、套路演练、实战能力考察学生。

举办校园运动会、体育单项比赛等活动,将学生在比赛中的竞技成绩、拼搏精神、团队协作表现作为评价重要依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2.引入过程性评价,关注体育成长轨迹

运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学生体育课程表现,包括课堂出勤、参与度、技能进步情况等,形成体育学习电子档案。评估学生在大课间的活动表现,参与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测试,将成绩数字化记录,分析学生技能进步轨迹 。

(三)推进美育评价,涵养学生审美之韵

1.拓展美育课程资源,创新评价形式

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开发合唱、舞蹈、戏剧等校本美育课程。合唱课程依据学生音准、音色、团队合作精神评价;舞蹈课程从舞蹈基本功、节奏感、表现力方面进行评价;戏剧课程根据剧本创作、角色演绎、舞台协作能力评估。

2.注重日常美育实践,培养审美习惯

在校园环境营造中融入美育元素,通过校园文化墙、艺术长廊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美化,如班级文化布置、校园绿植养护,依据学生创意与实践成果评价其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校外艺术活动,如参观美术馆、观看文艺演出等,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从艺术感知、审美体验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拓宽学生审美视野。

(四)深化劳动教育评价,培育学生实践之力

1.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评价标准

开设劳动技术、家政、校园劳动、社区服务等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评价学生劳动工具使用、劳动技能掌握程度;家政课程从家务劳动完成质量、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评价;校园劳动依据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打扫、绿植养护的积极性与成果进行评价;社区服务通过服务时长、服务效果、社区反馈评估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2.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强化激励机制

定期举办劳动成果展,展示学生在劳动课程与实践中的作品,如手工制品、种植收获成果等,邀请师生、家长参观投票,评选优秀作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四、总结

珠海市斗门区西湖学校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索,成果丰硕。学校围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通过丰富活动、创新课程、引入新技术等方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与科学化。

在德育上,借多元活动与家校共育塑造学生品德;体育评价中,丰富课程、关注过程提升学生体质;美育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审美习惯;劳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并展示成果,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学业考评推行多元化考核与分层分类评价,满足学生差异需求。同时,借助成长档案与大数据技术完善全程评价,加强综合素质档案建设与应用。

这一系列改革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在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推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灵活;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未来,西湖学校将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为学生成长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

参考文献

[1]宋小云.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多元评价[J].小学生(上旬刊),2025,(02):127-129.

[2]李霞.多元评价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2):110-113.

[3]叶行铨.多元化: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5,41(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