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评价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林奇

210381199011015916

摘要​本论文针对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构建适用性评价体系,深入剖析影响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推广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结合材料科学、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明确适用性评价指标与方法,旨在为提升建筑防水材料检测效率、保障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适用性评价;技术推广

一、引言

建筑防水工程是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而防水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防水工程的成败。传统防水材料检测多依赖实验室检测,存在检测周期长、时效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场施工质量把控需求。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获取材料性能数据,对提升施工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多种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不断涌现,但不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存在差异,且推广过程面临诸多挑战。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与推广是当前建筑防水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评价与推广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一)常见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类型

目前,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技术、化学性能检测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物理性能检测技术如拉伸强度现场测试、厚度测量等,通过简单的仪器设备快速获取材料的力学和几何性能参数;化学性能检测技术如防水涂层的固化程度检测、有害物质含量快速筛查等,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或便携式化学检测设备实现对材料化学性质的快速判断;无损检测技术如红外热像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可在不破坏材料的前提下,检测防水材料的内部缺陷、粘结质量等。

(二)技术特点与优势

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便捷、实时等特点。与传统实验室检测相比,现场快速检测无需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能够及时发现材料质量问题,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导致的返工。同时,现场检测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有助于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工艺,保障防水工程质量。此外,部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便于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三、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适用性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适用性评价指标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原则。科学性要求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检测技术的本质特征和性能;全面性需涵盖技术性能、经济成本、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可操作性确保指标数据易于获取和计算;针对性则针对建筑防水材料现场检测的实际需求,选取与材料质量和施工应用密切相关的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技术性能指标:包括检测精度、检测速度、检测范围、重复性和再现性等。检测精度反映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是衡量检测技术可靠性的关键指标;检测速度决定了能否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检测范围体现技术可适用的防水材料种类和性能参数;重复性和再现性用于评估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经济成本指标:主要有检测设备购置成本、检测耗材费用、检测人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等。经济成本直接影响施工单位对检测技术的接受程度,合理的成本控制是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环境适应性指标:涵盖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检测技术在不同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操作便捷性指标:包括检测设备的便携性、操作复杂度、对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等。操作便捷的检测技术更易于在施工现场普及应用,降低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

(三)评价方法选择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用性评价。层次分析法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的评价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利用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对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量化的评价结果。

四、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推广的难点分析

(一)技术层面

部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存在检测精度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标准的质量检测要求。不同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有限,无法覆盖所有类型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性能指标检测需求。此外,检测设备的研发和更新滞后,部分设备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经济层面

先进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购置成本较高,对于小型施工企业而言,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检测耗材的持续消耗也增加了检测成本,且部分耗材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检测费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单位对检测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存在疑虑。

(三)管理与认知层面

目前,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使得施工单位在选择检测技术时缺乏依据。部分施工单位和检测人员对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认知不足,存在信任度低、接受度不高的情况,更倾向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此外,行业内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平台和培训机制,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

五、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推广策略

(一)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展技术攻关。研发高精度、高稳定性、多功能的检测设备,拓展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二)优化经济成本控制

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对购置先进检测设备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设备投入成本。推动检测耗材的国产化,提高国产耗材的质量和性能,降低耗材价格。建立合理的检测收费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保障检测服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此外,施工单位可通过优化检测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降低检测成本。

(三)完善标准规范与管理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检测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评定标准等内容,为技术应用提供统一的指导。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和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制度,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技术推广平台,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施工单位和检测人员对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

六、结论

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评价与推广是保障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的关键。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适用性评价体系,能够准确评估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劣,为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提供依据。针对技术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从技术研发、经济成本控制、标准规范完善等方面提出的推广策略,有助于推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还需持续关注检测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优化评价体系和推广策略,促进建筑防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立,孙浩。基于无损检测的建筑防水材料粘结质量现场快速评估方法 [J]. 施工技术,2023, 52 (22): 123 - 127.

[2] 刘勇,王芳。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推广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J]. 建筑技术开发,2024 (7): 138 - 141.

[3] 黄静,李军。建筑防水材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J]. 环境工程,2023, 41 (10): 189 -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