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王永涛
潍坊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61065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针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与路径,包括利用互联网+党建工作平台、创新学习方式、科学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建;路径;实践
一、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格局大变革,面对人类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面对国家日益强大全方位各领域,大批具有思想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的青年先锋队伍需要充实进来,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的要求,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以上优秀品质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担当这一使命的重要平台,成为“为社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面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状况,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建设,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拓展和探索工作内容、挖掘和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优秀的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是肩负着新时代重任的一代。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增强高素质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意识”,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水平的社会复合型人才;二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高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带动社会向着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推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三是促进社会和稳定方面。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学生党员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掌舵和引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四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为学生对未来创业就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保障,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自信,发挥了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创造的能力,为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战略的推进源源不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至关重要的路径,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配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是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与问题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活动创新等方面不断地壮大和发展,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独有的结构管理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监管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引领作用还不强、党建与业务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对大学生党员全方位管理认识不足,部分从事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同志工作盯靠不足,重视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缺乏创新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基层党支部建设与改革创新、新路径探索与活动创新、现代智能技术在党建创新运用方面功能较弱,教师党员对思想政治建设与党性修养重视不扎实。三是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有效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开展党建指导。面对社会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撞,大学生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大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充分依托党的政治理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指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在政治建设上,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谋划好党支部发展的路径,将支部建设与学团管理等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和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党员管理队伍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当下网络时代和高科技手段,探索新思路,学习新技能,提升党建管理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在支部建设及活动创新上,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群体思想的撞击和影响,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全方位管理认识不足,侧重点不到位,导致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党建工作中不能及时对突变情况准确做出判断与指导。在传统文化传承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外来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传统文化思想受到冲击,自媒体时代的迅速扩展,大学生党员认识世界的通道扩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相对被削弱。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高校党建工作应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
通过以上分析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应该在政治建设上、党员管理队伍建设上、支部建设与活动创新上、传统文化传承上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需要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全面分析研判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改革创新与新路径探索并进,推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构建新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与路径
目前,构建新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与路径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通过互联网+党建工作平台、创新学习方式的改变、科学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等内容上作为党建工作的的策略与路径。
利用互联网+党建工作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创建大学生党建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创新平台。主要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信息管理、宣传阵地及考评等方面,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另外,以网络为依托,促进“网上党支部”的建立,建立网上党校、利用“红色资源”宣传党史文化、关注时政热点、推动党员过“网上组织生活”,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参考文献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罗家珩,跨境民族与边疆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6):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