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探析

作者

杭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含山实验学校

跨学科学习指的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学习方法,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整体思维。对此,教师要积极面对跨学科教学面临的各种挑战,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的基础上,将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有关系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并且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

相较于过去以学习成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阅读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基于此,教师再组织学生跨学科学习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整合教学资源,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发展。

以教学《暮江吟》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为:① 学会铺、瑟瑟、可怜等陌生字词并掌握古诗大意。 ② 能正确、流利的背诵和默写整首古诗。 ③ 理解古诗美丽的语言、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基于以上目标,教师可以整合科学和美术等学科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比如结合下册科学课本中“月相的变化”这一部分内容带领学生探索古诗描写的大致时间。考虑到学生还没拿到下册的课本,所以教师要结合去年的科学教材帮助学生整合学习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出来。或者,教师也可以从美术学科出发,引导学生将脑海中的画面画到一张纸上,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跨学科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将知识整理到一起后全权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量比较多且复杂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利用游戏互动、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 6 人学习小组后再组织他们以各自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为了引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展开学习,教师需要从提问的角度渗透跨学科知识,比如,在学生讨论到电话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英语单词是什么,或者,在学生谈论到因特网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① 同学们在网上冲浪时一般会关注哪些方面的信息? ② 你们知道人工智能是什么吗?你们觉得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这些问题难度并不高,但却和学生平时关注的内容密切相关,所以他们会在各自组内积极进行讨论和思考;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展开讲解,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谈谈对“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生活”的理解,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历史意识、科学精神。

三、注重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反思和调整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需要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节点,以此来起到反馈和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效果并指导他们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对此,在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时,教师不仅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学生对跨学科内容是否感兴趣或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以及学生是否养成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深入了解语文核心内容、从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多表扬学生的优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后续跨学科学习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其中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科学设计教学任务、整合跨学科资源以及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耕核心素养,以此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蕾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探析 [C]// 教育发展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4:1-5.

[2] 陈淑贞 . 浅析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5):113-115.

[3] 董春风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 [J]. 新课程导学 ,2024(29):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