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实践路径

作者

李晓瑜

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

一、引言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与身心发展的双重挑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角色,需要在学校制度约束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障学生学业的进步,又要关注其心理健康与成长体验。本文从情感引导、班级管理、减压策略、兴趣激发以及班主任自我提升五个维度,探讨如何构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班级生态。

二、情感引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以爱为基,关注个体差异

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但心理仍处于脆弱期,尤其需要班主任的情感支持。例如,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与主动沟通,发现其潜在的心理需求。我们班有一名因家庭问题而自卑的学生,在我的持续关注与公开表扬后,逐渐建立起自信并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最终获评优秀班干部。学习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个人都变得阳光、自信了。

2.角色转换:从权威者到同行者

班主任需摒弃“说教式”管理,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到学生群体。例如,与学生共同参与劳动。今年冬天下了两场大雪,每次大雪过后我和同学们一块儿来到班级卫生区扫雪。每周的卫生大清扫我也加入到他们中间。我觉得通过行动传递责任感,比单纯的口头要求要更有效。同时,注重“无声教育”,每次看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垃圾时,我会默默的捡起来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以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民主管理:激发学生主体性

1.制度共建,强化归属感

通过学生参与制定班规,将“被动服从”转化为“主动遵守”。例如,新建班级时通过民主讨论确定量化考核制度,班干部犯错同样接受批评,体现公平性,增强了学生的规则认同感。

2.活动赋能,提升凝聚力

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情绪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互动中释放压力、增进友谊。政治课上,通过情绪词语接龙与小组讨论,成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进而提高课题效率。

四、减压策略:平衡学业与心理健康

1.课业减压,优化时间管理

减少机械性作业,注重课堂效率。例如,某教师取消政治课课外作业,鼓励学生专注课堂互动,课间引导学生远眺或参与轻松活动,缓解疲劳。

2.心理疏导,化解成长矛盾

针对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与情绪波动,班主任还需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例如,对早恋学生避免采取强制干预,而是通过谈心引导其将情感转化为学习动力。发现我们班小红和小明在课题上经常互相传递纸条,眼神交流频繁成绩也有所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分别和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交流,我以朋友的身份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小红对小明有好感是因为小红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管教,因而向往小明那样无人管束的生活;而小明则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将小红当作自己精神寄托的一部分。当了解了这些后,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告诉他们:处于青春期,欣赏、倾慕一个异性很正常,这种朦胧的情感的确很单纯、很美好,老师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怀,但是我一直都没有点破它,一经点破就不美了。作为班主任,老师相信你们能处理好学业和情感的关系。希望你们能将这份朦胧的美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期待你们有更好的未来。他们眼里泛起了泪花,这时我知道,他们不会辜负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后来,小红和小明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青春期萌动的感情是单纯而美好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朦胧的情感珍藏在心灵的保险柜中,让爱的种子得到心灵的温暖和看护,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爱情之花将会开的更加鲜艳、更加灿烂。

五、兴趣激发:点燃学习内驱力

1.多元教学法激活课堂

采用启发式、竞赛式教学,如通过快速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替代单向讲授。某班级在《做情绪的主人》一课中,结合自我测验与同伴互助,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实现“学中乐、乐中学”。

2.个性化激励策略

针对偏科学生,通过兴趣迁移提升弱科成绩。例如,一名抵触政治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采用趣味记忆法与生活化案例学习后,成绩显著提高并重拾了学好政治的信心。

六、班主任的自我完善:以快乐感染学生

1.心态调整,传递正向能量

班主任需保持乐观心态,将学生的微小进步视为快乐源泉。例如,通过微笑授课、幽默互动营造轻松班级氛围,成为学生的“快乐榜样”。

2.终身学习,提升管理艺术

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如学习心理学知识优化沟通技巧,或借鉴成功案例设计班级活动,避免因职业倦怠影响管理效能。

七、结论

高中班主任需以情感为纽带、制度为框架、兴趣为驱动,构建兼具规范性与人文性的班级生态。通过民主管理减轻学生压力,以个性化引导激发潜能,最终实现“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双重目标。这一过程不仅是教育职责的履行,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提升高中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实践研究》(JCJYC24170500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