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职教高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
高锋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高淳211300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职教高考的逐步推广,《中国旅游地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为职教高考及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职教高考;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职教高考的深入推进,《中国旅游地理》作为旅游专业职教高考考试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索有效提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未能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二)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多媒体教学虽然增加了信息量,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三)实践环节缺失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有教学中往往更多关注与学生理论的学习,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等实践活动,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四)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对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我们紧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定期更新教学资源,确保将最新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纳入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我们致力于加强《中国旅游地理》与历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1]。
(二)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的讲授环节前移至课前,通过视频和阅读材料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我们专注于开展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结合课程内容和考试大纲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如知识竞赛、旅游线路规划设计,让学生以个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些项目,从而巩固基础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虚拟旅游场景,让学生在安全、便捷的环境中体验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以此提升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三)完善课程设置
结合职教高考考试要求,我们发现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基本缺失,学生学习较为枯燥,因此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实践环节,比如组织学生前往代表性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资源的魅力,深入了解旅游活动的地域规律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走进课堂,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实战经验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优化校本练习
校本练习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职教高考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而针对职教高考的相关配套练习较少或难以精准匹配当前的学情。因此,教师需立足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自主开发校本练习,构建“学-练-考”一体化体系。
校本练习的编写应紧扣职教高考考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设计。对旅游地图、名山景区、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等高频考点可通过“案例情境+任务驱动”形式设计练习。同时,校本练习需动态迭代优化。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和测试分析,持续收集学生易错点与兴趣点。这种基于学情定制的校本资源,能有效弥合教材与学情间的鸿沟,显著提升备考效率。
(五)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过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反映其学习成果。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和项目进展汇报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推动学生学习的进步。
五、总结
有效提升职教高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需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整合跨学科知识,实施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实地考察、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为职教高考及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些策略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为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些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职教高考考试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始终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沈孟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究[D].河南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