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技术改革思路
范广白 高艳艳
江苏信博空间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应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多规合一”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切实提高城乡空间品质,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统筹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详细规划技术,可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调整与细节实施,提高区域发展的系统性与层次性。但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困境问题,比如多级管理主体权责不清晰等。基于此,有必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探讨详细规划技术的改革路径。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指导下,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统性规划。其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
一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要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基于规范化的编制要求,能在满足国土空间整体规划管理要求的同时,更好地拓展基础建设范围,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空间。比如,详细规划编制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场馆的位置,合理分配场地资源,为建设空间发挥最大利用价值提供保障,真正意义上实现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双重满足。二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以提高国土利用价值为关键,相较于传统国土分散化管理模式,利用规范化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能更好地优化国土利用率,在相关部门协调规划和可靠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匹配地域环境、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编制内容,就能实现土地规划工作的具象化发展目标。三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以经济产业结构稳定发展为核心,为保证国家多元发展规划逐步落实,就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了解和分析相关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等信息,从而协调相关资源,以稳定地方经济稳步发展为契机,更好地落实规划编制方案。四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将适应“多审合一”“民生保障空间治理”为出发点,确保详细规划都能落实到位,更关注群体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围绕空间品质和特色落实具体工作。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技术改革思路
3.1 搭建城乡精细规划框架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城乡空间规划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决定了规划工作的最终效果。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地区都已经完成了国土空间的全域规划,提高了规划工作的覆盖面。但是城乡空间比较复杂,需要建立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提高规划内容的精细化水平。城镇地区可以结合内部空间功能分区情况,着力于提高城镇空间管理品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和谐性。在乡村地区,需要从以前的“规划管控”转变为现在的“规划治理”。这是因为我国乡村地区的劳动力已经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在这种背景下,基于“规划管控”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取得较好效果。乡村地区真正需要的是技术引导,推动乡村的规划自治。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地区建立“规划自治”的框架模式,可以立足于乡村基层组织构架,盘活乡村地区资源,落脚于乡村基础事务,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的精细化格局。综合城镇与乡村地区的空间特征,最终形成精细化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搭建详细规划技术框架,指引城乡空间规划工作的高效开展。
3.2 构建“总规—详规”的技术体系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总规和详规在制图精度、技术深度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区别,给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阻碍。因此后续需要构建“总规—详规”的技术体系,贯彻“抓大放小、分级覆盖”的整体理念,针对总规中的核心内容和刚性保护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适当简化非上级政府管控的内容,明确总规的核心要点,给后续规划工作提供指引。基于这些考量,总规可以立足于地类表达、空间功能、控制线、国土整治、风貌设计、建设管控、保护发展等维度,形成包含“点、线、面、表”的信息平台。其中,总规一定要体现战略要求,综合把控地方发展的整体脉络,提供切实有效的导向作用。详规则需要结合地块图斑的具体用途,细化到小块空间内,明确三区三线坐标,设计细化的用地空间控制内容和建设方案。详规需要继承总规的战略规划要求,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延伸设计,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各项内容可以得到全面落实。
3.3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划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涉及内容比较多,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特别是在详细规划技术改革过程中,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划模式,可以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与价值。一方面,我国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权责边界,形成国家到乡村的多级管理体系。这里可以设计空间要素垂直管理结构,根据不同治理主体的控制要素,明确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具体内容,从中划定各级政府的规划管理事权和审批权限,应该尽可能避免出现多头政令、多重管理等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管理纠纷,在出现规划问题时也可以定位到不同主体,追究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协调好住建、国土、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所需要负责的板块,并贯彻“简政放权”理念,削减规划审批事件要素,尽可能减少审批事务数量,实现精简化办公。在这之中,政府部门也要明确各单位部门的责任主体,细化选择边界,形成详细规划的管控细节内容,保证各个单位部门可以积极参与到详细规划事务中,取得预期的规划目标。
3.4 完善详细规划技术的环境提升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内容相对复杂,需要逐步建成详细规划技术的环境提升体系,切实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水平。这也要求政府部门做好规划内容与设计方案的协调管理,保证总规和详规可以在基层环境中全面落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民众对生活空间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关注空间品质,通过科学的规划方案与精细化设计技术,可以切实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基于这些考量,国土规划人员可以结合经济学、生态学、空间美学、旅游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知识,针对区域国土资源展开综合分析,从宏观角度规划国土空间功能,从微观层面设计空间模块的设计与实施方案。比如,基于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形成包含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个专业的详细规划方案,重新设计乡村内部空间功能模块,形成生态新农村,并结合优质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个性化旅游项目,改善农村整体环境格局。
结束语
综合来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技术改革,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法规内容的完善,形成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管理平台,以及全过程的精细化国土空间管理制度。对于各地方部门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要点,并以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待详细规划技术,搭建多元主体参与详细规划技术方案的完整框架体系,厘清各单位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共同助力城乡环境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晓东,种威,叶芳芳.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构建及湛江实践[J].规划师,2024,40(03):86-94.
[2]周旭东.面向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划定探析:以福建 省为例[J].福建建筑,2023(11):1-4,8.
[3]秦莉.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详规单元划分研究:以安徽北部某县为例[J].城市建筑,2024,21(1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