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

作者

王鸿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石景山区 100036 

摘要: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依赖于完善的消防给排水系统。在施工实践中,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把控以及后期验收维护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施工前,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材料与设备的严格检验是质量保障的核心;施工现场的合理勘察与布置则为施工提供有力支持。施工过程中,管道安装、消火栓系统施工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施工后,系统的验收、维护与常见问题处理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性能,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验收维护

引言

在现代民用建筑中,消防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消防安全面临更高要求。消防给排水系统不仅需要满足火灾发生时的灭火需求,还需在日常运行中保持稳定可靠。施工阶段是系统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因此,深入探讨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对于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把控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施工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

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必须对消防给排水图纸进行详细审核,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或不合理之处。例如,管道走向是否合理、消火栓布置是否满足灭火需求等。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系统设计参数(如管道压力、流量等)是否与建筑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要与设计单位充分沟通,解决图纸中存在的疑问。技术交底是施工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交底内容应包括管道安装方式、设备调试要点、施工顺序等关键信息。通过技术交底,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1.2材料与设备的采购与检验

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材料与设备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采购时,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产品,优先选用知名品牌和通过认证的产品。例如,消防水泵应选用符合国家强制性认证(CCC认证)的产品,管道材料应具备耐腐蚀、耐压等性能。材料与设备进场后,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如管道是否有损伤、设备是否完整)、性能测试(如水泵的流量、压力是否达标)等。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与设备,必须坚决退场,不得使用。同时,建立材料与设备的台账管理制度,记录采购来源、检验结果等信息,以便追溯。

2.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把控

2.1消防给水管道安装技术要点

消防给水管道是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供水可靠性。管道安装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与防腐处理。清洗是为了去除管道内的杂质和污垢,确保管道内部清洁;防腐处理则是为了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防止管道因腐蚀而漏水。例如,对于埋地管道,通常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并在其外表面涂覆防腐涂层。管道连接是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根据管道材质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螺纹连接适用于小口径管道,焊接适用于大口径管道,而法兰连接则适用于需要频繁拆卸的部位。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都必须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好。管道安装完成后,还需合理设置支架与吊架,以承受管道的自重和水压。支架与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管道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或位移。

2.2消火栓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消火栓系统是建筑火灾初期灭火的重要设施,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消火栓箱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通常设置在走廊、楼梯间等易于取用的部位。消火栓箱应安装牢固,箱门开启灵活,内部组件(如水枪、水带)应齐全且摆放整齐。消火栓管道的试压与冲洗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试压是为了检验管道系统的密闭性,通常采用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达到设计压力的1.5倍。试压过程中,需仔细检查管道接口和阀门是否有渗漏现象。冲洗则是为了清除管道内的杂质和铁锈,确保管道内水质清洁。冲洗时,水流速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直到出水口水质清澈为止。消火栓系统与消防水泵的联动调试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关键。调试时,需模拟火灾场景,检验消火栓按钮是否能够正常启动消防水泵,水泵运行是否平稳,供水压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

3.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

3.1系统验收标准与流程

消防给排水系统的验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验收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验收内容包括系统功能测试、管道压力试验、设备性能检测等。例如,系统功能测试需检验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常启动,供水压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管道压力试验需检验管道系统的密闭性,确保管道在设计压力下无渗漏;设备性能检测则需检验消防水泵、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是否平稳,性能是否达标。验收流程应规范严谨,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消防部门共同参与。验收过程中,各参与方需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系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系统维护与保养要点

消防给排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是关键,需明确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责任人。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重点检查消防水泵、阀门、喷头等关键设备。例如,消防水泵需定期进行试运行,检查其启动是否正常,供水压力是否达标;阀门需定期进行开关操作,防止因长时间闲置而生锈卡死;喷头需定期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是否被堵塞。定期对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是检验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测试时,需模拟火灾场景,检验系统联动功能是否正常,喷头喷水效果是否良好,供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通过定期维护与保养,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可靠运行。

4.结语

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通过施工前的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控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可靠运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把控是施工质量的核心;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则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施工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情况,灵活应用施工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提升民用建筑消防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佳巧.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J].居业,2022,(10):150-152.

[2]李园园,李朝辉.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实践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9(13):120-122.

[3]郎承伟.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实践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4,10(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