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探索

作者

朱晨凤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

摘要: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学生价值认同、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此背景下,传统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作业形式已难以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提出多元化的作业设计策略,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科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引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有效培养。作业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形式单一,脱离现实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因此,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亟需对作业设计进行全面审视与系统优化。

一、设计情境化作业,增强现实关联性

设计情境化作业,增强现实关联性,有助于将抽象的道德认知与法治知识融入学生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活场景之中,使学习内容更具亲和力与指导性。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设置,能够激发其主动思考与价值判断,促进知识向行为的转化,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作业形式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学会尊重规则、理解他人、承担责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以《交友的智慧》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名为“友谊之路”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经历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遇到诸如误解、信任危机、利益冲突等实际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解决问题,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如何运用智慧去维护和发展友谊。此外,还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要求学生采访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关于他们最难忘的一次交友经历,并分析其中体现的交友原则和智慧。这样的作业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况中,学会在复杂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1]。

二、开展体验式作业,强化情感认同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真实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在行动中感悟道德准则与法律规范的价值意义,使知识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内化。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在真实生活中自觉践行所学内容,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以《网络生活新空间》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我的一周数字日记”的活动,要求学生记录自己一周内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包括访问的网站、使用的应用程序、在线互动的内容等,并反思这些活动对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情绪的影响。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能深刻体会到网络行为背后的责任与后果。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模拟的网络安全演练,在虚拟环境中面对诸如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挑战,学习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这样的体验式作业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增强了他们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类直接相关的个人体验,学生能建立起更强烈的情感连接,理解到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方式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的积极性,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2]。

三、引入项目式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围绕真实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整合知识、运用技能,不仅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理解,也有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体验与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发展再到价值认同的转变,为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以《追求民主价值》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校园中的民主参与”设计一个为期一周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同学们对班级管理、学校制度、活动安排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尝试提出改进方案,模拟召开一次“学生听证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民主知识分析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最终形成报告并进行展示交流。这种项目式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责任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对民主价值的理解更加深入,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了从知识习得到价值认同再到行为转化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结论: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作业设计模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富有实效的作业体系,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新课标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5,27(02):137-140.

[2]马全花,张应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作业设计初探[J].甘肃教育研究,2025,(07):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