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成为融媒体新闻传播“多面手”

作者

赵长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下,新闻传播方式形成较大的变化与转变,多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播的限制,其在内容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使得整体的传播效果相对较好,并且由于受众群体的差异,多媒体的出现还可以满足当前不同群众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其次对现阶段如何提升媒体传播效率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多面手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形成较大幅度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融入,使得新闻编辑工作不再是传统的工作形式,当前新闻信息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而且其内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性,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以此保证新闻内容的整体性。另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融入新闻传播工作之中。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多媒体形式的应用

随着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全新的技术融入各领域之中,这也使新闻媒体不再以传统的形式进行传播,而是在其中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等,这不仅使得新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使得其自身的传播效果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下能够满足当前不同受众的需求。多媒体形式的应用给予新闻传播全新的形式,既丰富了新闻内容,也使得其传播效果进一步提升,受众群体得到满足。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传播,做好各项工作丰富其内容,以此形成新闻传播的“多面手”。

(二)多元化的受众需求

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变化与以往有所不同,大家对新闻内容的关注点也从单一逐渐转变为多元化,新闻从业者需要结合当前群众的情况做好分析工作,以此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群众的需求[1]。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当前群众的爱好和需求适当做出调整,为大家推送所需的内容,提高群众的阅读体验,提高用户黏性。在融媒体的时代下,新闻记者可以根据内容进行配图调整,结合群众的爱好将新闻内容进行适当转化,从而以不同形式满足当前群众,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二、融媒体新闻传播的有效方法

(一)多元化的内容创作

新闻记者在内容选择时要秉持全新思维,确保能够使内容具备较好传播效果与舆情热度,精准把控受众兴趣焦点,并设定具备新闻内容传播方向。同时提升图文混排排版综合能力,确保素材能够多方面展示。在新闻内容生成中记者须具备传统图文稿件改进的能力,掌握新媒体产品编辑能力,加强内容的沉浸体验与参与主动性。结合平台算法机制与受众偏好来制定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内容传播效率与阅读体验。新闻记者应树立起内容为主潜在意识,做到素材标准化管理与复用,推动内容生产模块化及自动化水平提升,以此形成新闻内容循环。多元化内容创作不仅需要记者掌握“内容生产+技术实现+平台运营”三位一体的复合技能,还需要记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后续的发展。例如,一位新闻记者在报道某地旅游热潮的时段,既撰写了图文相得益彰的传统稿,还结合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标签制作短视频,通过平台推荐扩大曝光范围,按照用户评论及时改良内容,并增进互动频次实现新闻内容的高效流转与多次运用。

(二)创新的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融入新闻采编中,新闻记者需掌握多源信息整合,同时要实现精准内容分配以及沉浸式传播,通过自然语言技术完善新闻线索筛选流程,能够在突发新闻报道中有效提升灵敏性与动态追踪能力。通过机器学习与智能推荐系统构建个性化推送逻辑架构,有效扩大内容触及范围并增进用户黏性。采用多模态传播手段融合提升新闻议题可视度与沉浸体验,助力新闻传播从“受众接收”过渡到“用户参与”的形式,编辑端深度采用内容管理系统及智能排版程序,可以有效形成跨平台协同发布及格式适配,保证稿件在多终端一致性与时效水平。新闻记者应适应内容资产结构化管理与算法分发机制需求,采用区块链技术增进新闻版权保护和溯源能力,成为构建可信内容生态的核心支撑点,唯有在透彻理解技术逻辑以及传播规律基础上,合理调配全流程工具组合,才能形成融媒体新闻“复合人才”,确保新闻生产呈现智能化和精准化[2]。例如,当一名记者报道突发地震新闻的时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社交平台线索进行快速筛选,通过5G直播完成实时播送;同时借助云平台极速生成多模态内容,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把内容精准推送给关注相关区域的用户,增进传播效率以及用户参与积极性,还利用区块链记录原创信息维护版权。

(三)跨媒体合作与跨界融合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传统新闻机构需打破媒介限制,通过立体化传播形式使新闻采编流程在内容策划阶段考虑使用多模态输出,以此建立起一体化行为体系。作为新闻记者应熟练掌握多种技能,根据不同平台的信息需求与趋向制定不同的新闻内容。同时新闻记者应采用不同的手段,完成内容的跨平台融合与深度加工。新闻生产跨界融合需向新兴传播渠道拓展,带动内容从线性叙事转为沉浸式体验,提升受众信息穿透力,跨界合作也牵涉新闻机构与多元主体深度结合,通过共同营造媒体内容进一步提升新闻设置能力,扩大舆论引导,新闻记者通过打破媒介边界和联合内容生态,再通过整合技术逻辑使新闻记者具备全流程内容策划与全平台信息分发的融媒体传播“多面手”。例如,记者围绕乡村振兴进行选题,将报道推上电视平台,再同步推短视频、播客节目以及H5互动页面,通过微博话题提升沉浸体验感,并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实现多平台与多主体的配合式传播,以此加大报道影响力和稳固用户粘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下新闻记者应重视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引导工作。作为新闻记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掌握相应全新的技术,并将全新的技术融入新闻编辑之中,进而提高新闻的整体质量,在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多面手”,新闻记者还应具备跨领域和跨行业的能力,当前我国拥有众多媒体平台,作为新闻记者应跟平台进行合作,同时考虑平台群众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与调整,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扬.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融媒体工作[J].传媒论坛,2018,1(24).

[2]任璨.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思考[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