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讲好大安镇剪纸的故事

作者

龚若蘅

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1000

摘要:海南省乐东县大安镇的剪纸艺术是当地一项富有黎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以大安剪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旨在讲好海南省乐东县大安镇剪纸的故事,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关键词:大安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文化;传统手工技艺

引言

海南省乐东县大安镇以其独特的剪纸艺术而闻名遐迩,这项技艺不仅承载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安剪纸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风格,在全国剪纸艺坛中独树一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大安剪纸的独特魅力,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大安剪纸的历史渊源

1.1 黎族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

据乐东县志等资料记载,黎族民间剪纸最早始于明代,以生产、生活为主要素材,在黎族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黎族人民善于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用以装饰房屋、祭祀祖先或作为礼品赠送亲友。这些剪纸作品不仅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也承载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黎族剪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大安镇得到了尤为显著的传承和发展。大安镇作为乐东黎族农民剪纸的发源地,其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

1.2 大安剪纸的命名与荣誉

大安剪纸因产于乐东县大安镇而得名,是一项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1996年,大安镇凭借黎族船体剪纸艺术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2013年,大安镇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乡”。此外,2011年大安镇还被海南省文体厅命名为“海南省民间艺术之乡”。2017年3月,乐东“黎族传统剪纸艺术”被列入海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大安剪纸艺术的肯定,更是对其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认可。

二、大安剪纸的艺术特色

2.1 独特的创作手法

大安剪纸以“刻”为主,功夫在刀下。除了极少数对称的图案用剪刀外,多使用刻刀进行创作。这种以刻刀为主的创作手法使得大安剪纸在图案的精细度和线条的流畅度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刻纸不仅产量大,而且突破了剪纸创作的幅式小、内容形式单一等局限,使得大安剪纸在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多彩。

2.2 丰富的题材内容

大安剪纸的题材内容广泛,取材于黎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及与当地百姓劳动、生活休戚与共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无论是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还是宗教信仰,都能在大安剪纸中找到生动的表现。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也传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3 鲜明的艺术风格

大安剪纸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风格而著称。其作品不需要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定律和样板,而是依据创作者对各个物体的概念或物象相互关系的特定印象来创作。这种自由奔放的创作风格使得大安剪纸在表现手法上更加灵活多变,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大安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3.1 传承方式

大安剪纸的传承方式多样,既包括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传统方式,也包括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现代方式进行传承。在大安中学,剪纸艺术已经纳入美术必修课,每周都有剪纸课,培养了大量剪纸艺术的后继人才。此外,乐东县政府还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大安剪纸的创作保护,并在黎族传统“三月三”庆祝活动上设立大安剪纸比赛,以鼓励这一文化的传承。

3.2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大安剪纸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创作者们不断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使得大安剪纸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大安剪纸也积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现代审美价值的作品。这些创新和发展不仅为大安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

四、讲好大安剪纸故事的意义

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大安镇剪纸的故事,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安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通过讲述大安剪纸的故事,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4.2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讲好大安镇剪纸的故事,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安剪纸作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大安剪纸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4.3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讲好大安镇剪纸的故事,还有助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安剪纸作为海南省乐东县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展示大安剪纸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交流,从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五、讲好大安剪纸故事的路径

5.1 加强宣传教育

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互联网以及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大安剪纸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大安剪纸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大安剪纸的独特魅力。

5.2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可通过对大安剪纸的历史文献、传承人口述资料等进行整理和研究,深入挖掘大安剪纸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为大安剪纸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5.3 加强人才培养与传承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展示平台;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的剪纸艺术后继人才。同时,还可以建立剪纸艺术传习所、剪纸艺术展览馆等机构,为大安剪纸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4 推动产业化发展

可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创新产品等方式,推动大安剪纸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链。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大型文化企业、旅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大安剪纸的产业化发展。

六、结语

讲好大安镇剪纸的故事,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还能为大安剪纸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与传承以及推动产业化发展等路径,我们可以更好地讲述大安剪纸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参考文献:

[1]郑旭红.从审美取向看海南黎族民间剪纸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51-52+82.

[2]庞国华,冯穗钧.海南大安黎族剪纸符号及其当代价值[J].文化遗产,2023(05):23-29+2.

[3]刘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海南黎族民间剪纸艺术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4.

作者简介:龚若蘅 (2004.06—)女,满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2022级新闻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非遗传承、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2024年度海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讲好大安剪纸的故事》,项目编号:2024123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