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改革研究

作者

张磊 赵菁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集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是基于数据科学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实现高职院校的高效管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聚焦数据科学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积极依托数据科学实现高职院校的智能管理,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本论文就立足于此,简述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据科学;智能管理;改革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智能管理的应用前景愈加广泛。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的升级,对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综合素质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特点,高职院校也应该依托数据科学实现学校的智能管理,旨在更好地协调学校资源、优化师资力量,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具备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限制了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此,积极推进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改革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现状

纵观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智能管理情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数据科学和智能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数据科学和智能管理是随着互联网出现的新兴管理模式,其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这就对职业院校依托数据科学实现智能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由于一些教师对这些新型的技术理解不够深刻,在智能管理实施时缺乏严谨性、前瞻性。具体体现在,在管理中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和前沿技术,不能发挥数据科学的优势,以至于智能管理低效化,不能够发挥智能管理的功能和作用,难以满足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

其次,智能管理理念滞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人类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同时,这些科技技术也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智能家具、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这一现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高职院校的干练模式。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忽视了对当前社会需求的调研,以至于智能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够与时俱进。

最后,高职院校管理方式单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要积极依托数据科学,优化学校管理,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管理活动中时,依然存在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致使高职院校的智能化管理效率比较低[1]。

二、高职院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改革策略

(一)依托数据科学,持续优化智能管理体系

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智能管理质量,促进高中院校的现代化发展。高职院校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双方优势,根据企业的反馈和人才需求,通过大数据全程监控和跟踪社会行业动态发展情况,将前沿技术以及行业需求及时融入到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中,确保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契合社会的需求,能够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发展潮流,构建现代化、数字化的智能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该依据学校行政和教学的需求,收集管理的数据,分析管理中的不足,合理的优化管理流程,例如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还应关注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基于企业的行业标准、岗位需求,聚焦人才的多元复合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调整并优化课程体系。

(二)基于数据科学,创新管理方法

数据科学能够有效的收集学校的教学、科研、就业等数据,并进行汇总,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此,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管理时,要基于数据分析,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项目式、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从“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向智慧课堂的方向转变,融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次,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跟踪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结果。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清单、任务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形成一定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则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围绕项目设计方案、开展探究等[2]。最后,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在智慧管理的模式下,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仿真或模拟的实训工作,为学生融入实际的实践案例,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内化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

(三)运用数据科学,优化管理效果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管理中,学校领导常常将管理的重点集中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技能上,忽视了管理流程和优化。鉴于此,为了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改革时,还应积极利用收集到的管理数据,不断的改进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智能管理的效果,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数据科学分析学校的行政管理流程、管理效果,减少行政管理中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优化学校的资源配置,为高职院校的教研、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智能管理时,学校领导也应积极的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理念在学校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传统的管理方法,实现教师培训、教师教研、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智能化、数字化,增强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优化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聚焦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特点,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对此,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构建完善的智能管理模式,学校必须要立足于现阶段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优化智能管理流程,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高职院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蒋秋甲.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4,(13):64-66.

[2]陈梦瑶.高职云技术大数据基础与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 (33): 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