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金融创新助力养老平台构建着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沛昭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引言:我国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24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 2.1 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1 5 % 。银发经济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日益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场关注。2023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养老、健康等产品”。金融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助力养老平台构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创新助力养老平台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养老金融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助于丰富老年群体的选择。通过设计符合老年人风险偏好和认知能力的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可以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养老财务规划方案,满足其财产保值增值和传承的需求。另一方面,养老金融服务的优化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消费体验。例如,开发“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医疗、康养、旅居等多元化服务,既能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养老消费需求,也能营造更加温馨、舒适的消费环境 [1]。

(二)有利于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发展

银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金融创新无疑是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金融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养老产业的内生动力。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搭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养老领域,可以为养老机构提供充足的“营养”,推动智慧养老、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加速成长。其次,金融创新还有利于养老产业生态的完善。通过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率,促进养老产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金融创新助力养老平台构建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特色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应立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针对养老机构“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融资”的痛点,联合其本地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推出“农银养老批次贷”产品,有效破解了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难题 [2]。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农业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前瞻性思考和务实行动。未来,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涵盖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信托等多个领域,满足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需求。同时,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风险偏好和认知能力,提供风险可控、收益稳健、操作简便的产品选择。只有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优化养老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

养老服务行业作为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服务的重点领域。农业银行将养老服务行业列为支持类行业,并成立专业化营销团队,为养老产业多个环节提供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初步形成了养老产业多样化投融资体系的框架。在优化养老综合服务体系过程中,商业银行还应着力提升客户体验。一方面,应围绕养老产业链各环节,梳理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其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另一方面,要优化业务流程,简化手续办理,为养老服务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线上线下渠道的无缝对接也至关重要。线下营业网点可为老年客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和人性化关怀;线上渠道则可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方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的养老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才能真正实现养老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群体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

(三)深化银政企战略合作,助力产业发展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开展战略合作,助力地方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 年 10 月,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与陕西省民政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向全省养老产业提供 120 亿元意向性合作额度。这一举措既是农业银行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彰显了其支持地方养老事业发展的决心。未来,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接,建立常态化的“银政企”联动机制。

一方面,银行可深度参与地方养老产业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另一方面,银行可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创新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领域,为养老机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3]。此外,商业银行还可协同政府搭建养老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行业数据归集和分析,为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养老企业需求提供数据支撑。总之,深化“银政企”战略合作是商业银行服务养老产业发展大局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养老事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的关键举措。

(四)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实现老有所养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互助模式,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其核心理念是志愿者通过提供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身年老需要帮助时,可以“支取”他人提供的服务。这种“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的互助机制,不仅有利于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压力,也有助于在社区内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商业银行可积极借鉴国外时间银行的成熟经验,探索将其引入国内养老服务领域。具体而言,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联合社区、养老机构共同搭建时间银行运营平台。通过该平台,志愿者可以随时发布和查询服务需求,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互助活动。同时,银行可将时间银行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量化管理,并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将服务时长与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挂钩,鼓励更多人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总之,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不仅有利于盘活社会养老资源,弘扬互助友爱的社会正能量,更是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有益探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在养老平台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打造特色养老金融产品、优化养老综合服务体系、深化银政企战略合作以及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能够有效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养老需求,推动养老产业链完善和银发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深化与养老产业融合,共同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贡献金融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鹃娟,孙可心. 中国老年人家庭新形态及居家养老领域的银发经济发展 [J]. 家政学刊,2024,(03):207-214.

[2] 芮萌,龚铭 . 中国养老金融现状及与国际经验对比 [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24,(06):76-93.

[3] 朱春华,史晓丹. 商业银行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养老产业发展视角[J]. 西南金融,2024,(07):77-88.

基金项目 :202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银龄e 养老”- 创新构建养老金融服务平台赋能“银发经济”发展”(项目编号 :202414277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