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责任意识:立德树人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鲍辰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出现,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做好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幼儿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幼儿劳动教育便凸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立德树人”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展开了详细分析与讨论,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责任意识;立德树人;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前言: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劳动教育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就目前来看,已成为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加大对“立德树人”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劳动教育环境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就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其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作为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育环境建设,为幼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以调动起幼儿劳动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针对如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具体可以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1)物质环境。经大量实践证明发现,在一个和谐、愉悦的劳动环境中,更能够提高学生劳动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劳动场所创造或劳动材料与工具的准备和制作,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物质环境支持。(2)精神环境。在日常活动中,作为幼儿教师需做好劳动教育宣传工作。如:可以在班级或走廊墙上张贴与劳动有关的标语;向幼儿讲述劳动模范故事;还可以通过教师自身良好劳动行为为幼儿树立起优秀榜样等等。这些行为都可以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必要的精神环境支持。

二、积极引入劳动游戏

就处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要想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想方设法的将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所以,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作为幼儿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幼儿劳动参与热情的调动。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可以将劳动游戏引入到劳动教育活动当中,以提高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趣味性。

处在幼儿教育这一阶段的幼儿,已逐渐具备竞争意识。根据幼儿这一发展特点,作为幼儿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竞争性游戏。如:可以开展“家务劳动大比拼”这一游戏活动,让幼儿动手叠衣服、系鞋带等,最先完成的幼儿获胜,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通过这样一种游戏活动引入,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起幼儿劳动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实现对幼儿劳动技能的锻炼,并培养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

三、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幼儿其他方面发展有着紧密关系。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将其它方面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到劳动教育当中,在丰富劳动教育内容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使劳动活动开展凸显得更加多样化,在多样化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劳动有一个正确认识,感受和体会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如:在实际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与美育活动有机整合到一起,将劳动活动改编为歌曲形式,如《洗手歌》、《穿衣歌》等,其中包含了劳动要素和责任意识。通过这样一种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激发起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在劳动活动中对劳动技能有一个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并培养幼儿一定责任意识。再如:在实际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到一起,组织幼儿进行传统节日代表性食品制作,如制作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等。通过这样一种有机整合,在锻炼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对传统节日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觉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这社会一责任。

四、注重“家园共育”

除学校以外,家庭同样也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劳动素养发展。所以,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作为幼儿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这一过程中,需要与家庭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与幼儿家长之间相互协助配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劳动教育而努力。一方面,要求教师需要对幼儿家长做好正确引导,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性,以此来获得幼儿家长的支持,在家长的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需要将正确的劳动教育方法传授给幼儿家长,将家庭作为劳动教育场所,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幼儿安排一些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扫地、擦地、叠被子、收拾房间等,在家庭生活中促使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家庭责任意识。最后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植树活动;感恩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到敬老院进行服务活动,如擦玻璃、打扫卫生等。通过这样一种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在锻炼和发展幼儿劳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进亲子之间感情,并培养幼儿一定社会责任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既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学习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作为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这一大环境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从教育环境、教育活动以及教育内容和“家园共育”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优化,提高劳动教育整体效果,促进幼儿得以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晴依.幼儿园劳动教育游戏化实践的意义与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0):22-24.

[2]陆丽.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及实践的新思考[J].第二课堂(D),2023 (03):92-93.

[3]徐旭霞.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解决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2(1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