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分析与工艺优化
李瑞伟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
车身薄板件的焊接变形严重影响汽车车身质量与性能。本文针对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焊接变形机制。通过对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的变形情况进行研究,建立变形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焊接工艺能有效减小薄板件焊接变形,提高车身制造精度与质量。
关键词
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工艺优化
一、引言
在汽车制造中,车身薄板件因具有质量轻、节省材料等优势被广泛应用。然而,薄板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刚性低,易受焊接热输入影响产生较大变形。对于多焊缝结构的车身薄板件,各焊缝之间的热相互作用使得焊接变形问题更为复杂。焊接变形不仅会导致车身尺寸精度下降,影响零部件装配,还可能降低车身结构的强度与安全性。因此,深入分析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的焊接变形,并进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分析与工艺优化
一、引言
在汽车制造领域,车身薄板件是构成汽车车身的关键部件。为了满足汽车轻量化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需求,车身薄板件大量采用高强度、低厚度的材料,这使得其在焊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变形。多焊缝结构在车身薄板件中极为常见,焊接变形不仅影响车身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导致装配精度下降,影响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深入研究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的焊接变形,并进行工艺优化,对于提高汽车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原因及影响因素
2.1 焊接热输入
焊接过程是一个局部快速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金属迅速升温,而远离焊缝的区域温度较低。这种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导致材料的热膨胀和收缩不一致,从而产生焊接变形。热输入越大,温度梯度越明显,焊接变形也就越大。例如,在采用传统弧焊方法时,由于热输入相对较大,焊接变形往往较为显著。
2.2 材料特性
车身薄板件常用的材料如铝合金、高强度钢等,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焊接变形有重要影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决定了材料在受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在温度变化时更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弱。
2.3 焊缝布局与结构刚性
多焊缝结构的焊缝布局方式直接影响焊接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如果焊缝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各个部位的收缩不一致,从而产生复杂的变形。此外,车身薄板件的结构刚性也起着关键作用。结构刚性较弱的部位,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变形。例如,在一些复杂形状的车身薄板件中,由于局部结构较为薄弱,焊接后变形问题更为突出。
三、焊接变形分析方法
3.1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焊接变形分析手段。通过建立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场。在有限元模拟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随温度的变化、焊接热源的移动以及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等因素。利用专业的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S等,可以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焊接变形进行预测。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直观地了解焊接变形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3.2 实验测量
实验测量是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和深入了解焊接变形实际情况的重要方法。常用的实验测量方法包括应变片测量法、激光测量法和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等。应变片测量法可以测量焊接过程中关键部位的应变,通过应变与应力的关系,间接了解焊接应力和变形情况。激光测量法则利用激光的高精度特性,对焊接前后的工件外形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焊接变形量。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能够实时、全场地测量焊接变形,通过对变形前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详细的变形信息。实验测量不仅可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还能为数值模拟模型的修正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四、焊接工艺优化措施
4.1 优化焊接顺序
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有效减小焊接变形。基本原则是使焊缝的收缩尽可能自由,避免焊接应力的集中。对于多焊缝结构,可以采用对称焊接、分段焊接和跳焊等方法。对称焊接是指从结构的中心向两侧对称地进行焊接,使两侧的焊接应力相互抵消,从而减小变形。分段焊接则是将长焊缝分成若干小段,逐段进行焊接,每段焊接后产生的变形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跳焊是指不连续地进行焊接,间隔一定距离焊接一段焊缝,避免热量集中,减小变形。
4.2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输入和焊接质量有直接影响。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以降低热输入。例如,在采用电阻点焊时,合理控制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可以减小焊点周围的热影响区和变形量。对于弧焊方法,可以采用脉冲焊接技术,通过调节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精确控制热输入,减小焊接变形。
4.3 采用先进的工艺措施
· 预变形法:在焊接前,根据焊接变形的预测结果,对工件进行反向预变形。在焊接过程中,工件的焊接变形与预变形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减小最终变形的目的。预变形的大小和方向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工艺和工件结构进行精确计算和调整。
· 刚性固定法:利用夹具或其他刚性支撑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固定,限制其变形。刚性固定法可以有效减小焊接变形,但需要注意固定装置的设计和安装,避免在工件上产生额外的应力集中。在焊接完成后,应缓慢松开固定装置,以防止工件产生回弹变形。
· 热输入控制法:采用低热输入的焊接方法,如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激光焊接具有能量密度高、热影响区小的特点,能够显著减小焊接变形。搅拌摩擦焊接则是一种固相连接方法,通过搅拌头的高速旋转和移动,使材料在塑性状态下实现连接,几乎没有热输入,焊接变形极小。
五、案例分析
某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一款新型车身薄板件时,遇到了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焊接顺序不合理和热输入过大是导致变形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工艺优化措施:首先,重新规划焊接顺序,采用对称焊接和分段焊接相结合的方法;其次,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降低焊接电流和电压,并采用脉冲弧焊技术;此外,还对关键部位采用了刚性固定法。经过工艺优化后,通过实验测量发现,焊接变形量显著减小,满足了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结论
车身薄板件多焊缝结构的焊接变形是汽车制造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焊接变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优化焊接顺序、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和采用先进的工艺措施等优化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小焊接变形,提高车身薄板件的焊接质量和尺寸精度。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的焊接工艺和变形控制方法,以满足汽车行业对轻量化、高精度车身制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激光焊接热源和焊速对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 周世杰;李云涛;宋继顺;杨立军;李晓宁.电焊机,2020(10)
[2] 基于SYSWELD的CRH_2-300铝合金车体缓冲梁和牵引梁焊接数值模拟[J]. 张勇军;陈鹏;何金光;徐紫薇;姬生星.电焊机,2019(05)
[3] TC4钛合金扫描电子束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J]. 陈彬斌;庞盛永;周建新;锁红波;陈哲源;巩水利.焊接学报,2013(07)
[4] 基于有限元法的底盘结构件焊接变形预测及优化[J]. 周方明;王华杰;赵永昌;张涛.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