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音乐游戏激趣小学音乐教学
周冬平
苏州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121
摘要:音乐游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教育领域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音乐游戏能够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成效。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巧妙地将音乐游戏融入教学,以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音乐游戏;激趣;小学音乐教学;
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组织小学音乐教育实践,学生能够在审美和鉴赏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达成小学音乐教学所设定的目标,教师应当重视将游戏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技巧,进而增强审美修养,从而确保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1.运用音乐游戏开展音乐教学存在的难题
1.1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
在进行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时,面临的主要难题并非教学方法的选取,反而是学生由于沉重的学业负担,对于音乐等非主要科目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学生之所以对音乐课程失去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长与学生自身对音乐教育的轻视。再加上学生通常仅在文化课程之余参与音乐活动,这种急促的接触方式难以立刻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正面情感。因此,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连文化课学习都自顾不暇,哪有空闲学音乐”的观念。这样的想法极大地妨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推进,若想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热忱,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2设施设备不足
在音乐教育领域内,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早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设计和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教师需投入极大的精力,同时学校的场地及设施设备的缺乏也构成了实施的难题。由于校园场地的局限性,音乐教学往往仍旧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未能摆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讲台式互动。音乐游戏旨在以更活泼、直观的方式呈现音乐教学内容,它对空间的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空间资源的不足常常阻碍了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此外,由于设备设施的不足,音乐教学往往依赖于教师口头传授,尤其在演绎某些气势恢弘的曲目时,教师的个人嗓音往往显得势单力薄,难以完整地传达歌曲的精髓。
1.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现阶段,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多侧重于对杰出音乐作品的聆听与欣赏。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曲目,引导学生初步聆听,以期激发他们对作品的兴趣,随后通过歌唱练习促使学生模仿学习。这种模式属于比较传统的音乐教授手段,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难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与教化。鉴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音乐教师通常不会布置课后的练习任务,导致学生仅能依赖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来接触音乐。这种压缩的学习时长,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修养的渴望,也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提升个人修养。
2.巧用音乐游戏激趣小学音乐教学的措施
2.1巧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在现行的音乐教育实践中,采纳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小学生普遍具备强烈的表演冲动和充满活力的性格特征,他们乐于通过身体动作来传达情感。针对这一特点,音乐教育引入游戏化手段,旨在迎合学生年龄段的特性,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孩子们得以自由地展现对音乐的独特见解,伴随旋律,以有节奏的身体摇摆或四肢舞动来体现音乐节奏,这便构成了所谓的音乐节奏感。通过这些节奏感体验,学生们能够捕捉音乐的韵律,并从中体验到音乐的舒缓效果。在如此自由摇摆的节奏中,课堂氛围被极大地渲染,学生们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深化了对音乐的理解。
2.2创新音乐表演游戏
音乐的展现不仅限于旋律,更蕴含深层的寓意。诸多乐章通过音符与旋律向世人叙述一个连贯的故事,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欣赏力与理解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全面领悟歌曲所传达的深层含义。鉴于此,教师宜摒弃刻板的授课方式,创造充满趣味性的音乐演绎游戏,将歌曲与游戏相互融合,让孩子们分别担纲不同角色,以此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材特色,设计别开生面的音乐互动活动,引领学生在音乐演绎中发现其多元魅力,孩子们将自发地投身于学习,并全身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需关注音乐游戏的深度构思,防止学生丧失对音乐表演游戏的热情。例如,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歌曲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花朵、小鸟、春风等,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来演绎歌曲中的意境。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歌曲所描绘的春天景象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美好。通过这样的创新音乐表演游戏,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将会被进一步激发,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3营造优质的游戏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激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确保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打磨,让音乐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最大价值。具体而言,教师需依据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室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高端布局,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借助优美的教学环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在艺术上的升华。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学习内容进行自由创作,如对歌曲歌词或舞蹈动作进行改编,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小春笋》这首歌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优质游戏情境的体验。通过引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不仅能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还能让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设计一系列与歌曲主题相关的游戏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人的意识世界由形象构成,特别是对于经验尚浅的儿童来说,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越鲜明,对其思想的塑造作用就越显著。”鉴于此,我们可以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模式,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声音、影像、图像等多种元素,能将音乐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鲜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进而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下册的《俄罗斯风情》单元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音乐、迷人景色以及建筑风格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俄罗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且能够体会到艺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所以,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应将游戏融入课堂,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激发学生高效学习。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释放自己的同时,也必须确保游戏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林.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2):1.
[2]秦程莉.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1(12):173-174.
[3]王捷.兴趣让孩子的心在音乐课堂飞扬[J].新课程:教研,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