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定向军士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范伟源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710089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于 2007 年申报建设,2008 年开始招生;十余年来,专业根植航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军民融合,服务国防军队建设;示范引领,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对接标准,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2016 年被指定为空军直招士官定向培养专业;2018 年被指定为空军、陆军直招士官定向培养专业。
在定向培养军士教育教学实践中,液压与气动技术(空军方向)面向空军防空反导部队,对接空军某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较为贴合;液压与气动技术(陆军方向)面向陆军航空兵部队,对接陆军某学院陆航机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要求、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现行课程体系的偏差分析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作为陆军航空兵定向培养军士(机械方向)的承训单位,其课程体系存在三重脱节:
专业标准与军事需求脱节:教育部2021 年发布的《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主要面向民用航空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培养具备液压与气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强调通用职业技能和行业适应性。陆军定向培养军士聚焦军事需求,培养具备航空机务维修能力的军士人才,除专业技术外,还需具备军政素养、体能达标、战场抢修能力等军事化要求。
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脱节:2022 年陆军定向培养军士人才培养方案会审反馈,直升机相关课程缺失,陆军航空兵机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占比不足,适当减少液压类课程比例,加强航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
评价体系与实战标准脱节:传统考核以理论笔试为主,与陆军定向培养军士竞赛要求的实战化技能评估匹配度不足。
2.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针对现行液压与气动技术(陆军)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要破解岗位需求与课程架构的脱节的矛盾,需以系统观念为统领,模块化课程为载体,全流程重构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构建“公共基础 + 军政素养 + 专业核心 + 陆航机务”模块化课程体系。
2.1 四大课程模块架构(1)公共基础模块(占比 20% )
公共基础模块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政治理论课。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和部队指导机构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要求,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40 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0 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 学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48 学时)、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32 学时),依次安排在1-5 学期,形势与政策每学期4 学时讲座。
通识教育课包括大学英语(96 学时)、高等数学(80 学时)、信息技术(48学时)、大学语文(32 学时)、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16 学时)、劳动通论(16学时),安排在第一学年。
(2)军政素养模块(占比 20% )
军政素养模块包括军事体育(64 学时)、军事理论(16 学时)、队列训练(120 学时,开设在 1-5 学期)、军政基础实训(144 学时,每学年集中安排在开学前两周)、士兵心理健康教育(16 学时)、入伍前训练(180 学时,在指导机构集中训练)。
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植入“红色机务”案例等,日常军事化管理实行“早操体能训练 + 晚自习政治理论学习”的军政融合,提高学时军政素养。
(3)专业核心模块(占比 35% )
根据液压与气动技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机械制图与识图(72 学时)、电工电子技术(72 学时)、航空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0 学时)、复合材料结构修理(40 学时)、航空液压与气压传动(48 学时)、专业英语(32 学时)、航空工程与技术概论(32 学时)、CATIA 软件应用(48 学时)、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与维护(48 学时)、工业机器人技术(48 学时)、电机拖动与变频技术(48 学时)、电工实训(48 学时)、互换性与测试技术实训(24 学时)、钳工实训(48 学时)、数车、数铣(48 学时)、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实践(24 学时)、机电液一体化综合实训(48 学时)、毕业设计(192 学时)。
(4)陆航模块(占比 25% )
以陆军航空兵岗位任职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对接装备操作、战场维修等实战任务,陆航模块课程包括直升机结构与系统(48 学时)、飞机钣金成形技术(48 学时)、涡轴发动机原理与构造(48 学时)、飞机铆接装配技术(48学时)、直升机维护技术基础(48 学时)、航空电子基本技能实训(24 学时)、航空维修手册查询(24 学时)、标准线路施工实训(24 学时)、铆接实训(48学时)、航空机械基本技能实训(48 学时)、部队岗位实习(300 学时)。
此外,建立校厂军三方协同机制,组织学生到 5701 工厂、部队外场实训及院校模拟战场建设,加强陆航模块课程师资力量。
3. 模块化课程教学实施
3.1 对接岗位需求,要强化实战化教学实施
重点分析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操作维护、战场应急抢修等核心技能要求,课程教学需涵盖新型陆航直升机日常维护、野战条件下战尚抢修等实战化内容。坚持 " 为战教战、教战一致 " 原则,按照 " 基础技能 - 核心技能 - 综合应用 "的递进逻辑开展模块化课程实施。实践项目设计要模拟战场环境,毕业设计要选取部队演训中的实际问题,由院校教师和部队技术骨干联合指导,着力培养学员解决战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对接军事竞赛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军事技能竞赛是检验军士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充分发挥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构建 " 以战领赛、以赛促训 " 的培养机制。参照陆军航空兵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建立院校 - 部队两级竞赛机制:校级定期组织专业技能比武,选拔优秀学员参加陆军定向培养军士技能竞赛。赛项设置要突出实战导向,增加战场环境适应、心理抗压等军事特色内容。深化赛教融合改革。将竞赛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建立竞赛成果转化机制,整理竞赛案例、规范标准等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仿真训练系统。
3.3 课证融通,保障学员后续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是军士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凭证。
大力宣传相关政策,鼓励学员考取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保障军士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强化证书与课程衔接,将资格认证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按照 "课证融通" 原则重构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学习、竞赛成绩与证书学分的互通互认。
参考文献
[1] 聂强 .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例(2024 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26):42-54,87
[2]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液压与气动技术( 陆军) 人才培养方案(2023)[R]. 2023.
[3] 周阳升,姚挺 . 高职院校定向军士培养机制创新发展研究 [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 ,41 (01):16-19
基金项目: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项课题研究项目——陆军定向培养军士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CXTD10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定向培养军士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3XHJG-25 ;
作者简介
范伟源(1989-),男,河南登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