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设计与运行优化

作者

张小军 白玉锋 陈永勇 包春强 袁云春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744000

摘要: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优化厂用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对提高整体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的主要负荷特性,探讨了节能设计策略,包括优化电气设备选型、提高系统效率及智能化优化控制。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厂用电系统的运行优化措施,如负荷管理、节能调度及智能监测技术,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设计;运行优化;智能控制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承担着厂内各类设备的电力供应,对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厂用电系统自身的能耗较高,影响了电厂的整体能效。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与优化运行策略来降低厂用电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高效节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厂用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和优化运行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围绕厂用电系统的节能设计与运行优化展开分析,提出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综合效益。

一、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概述

1.1 厂用电系统的构成与主要负荷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是保障电厂自身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主要由厂用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厂用母线以及各类用电设备构成。厂用变压器负责将高电压转换为适合厂内设备使用的电压等级;高低压配电装置用于分配和控制电能;厂用母线则像电力枢纽,将电能输送到各个用电点。主要负荷涵盖了众多设备,如给水泵,为锅炉提供稳定的供水压力;送风机和引风机,确保锅炉内的燃烧过程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并及时排出废气;磨煤机,将煤研磨成适合燃烧的煤粉。这些负荷不仅耗电量大,而且对运行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电厂的正常发电。

1.2 厂用电率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厂用电率是衡量火力发电厂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总发电量的百分比。厂用电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发电成本和经济效益。当厂用电率较高时,意味着电厂自身消耗的电能较多,真正能够对外输送并产生收益的电量就会减少。例如,若厂用电率为 10%,则每发 100 度电,就有 10 度电被厂内设备消耗。降低厂用电率,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对外供电量,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降低厂用电率成为火力发电厂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

1.3 厂用电系统存在的主要能耗问题

目前,厂用电系统存在诸多能耗问题。首先,部分老旧设备效率低下,例如一些早期的电动机,其能效等级较低,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其次,设备匹配不合理,如部分泵类和风机在运行时,实际负荷与设备额定负荷相差较大,导致 “大马拉小车” 现象,造成能源浪费。再者,厂用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不够精细,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调控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能耗异常问题。此外,在电网电压波动时,一些设备不能自动调整运行状态以适应变化,也会额外增加能耗。这些能耗问题不仅增加了电厂的运营成本,还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厂用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2.1 高效电气设备的选型与优化

在厂用电系统节能设计中,高效电气设备的选型与优化至关重要。选用高效节能的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传统硅钢变压器大幅降低,能有效减少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对于电动机,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产品,如 IE3 及以上等级的高效电机,它们在相同功率下,运行效率更高,能显著降低电机的能耗。同时,根据实际负荷需求对设备进行合理选型,避免设备容量过大造成的能源浪费。例如,对于一些负荷变化较大的设备,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根据实际负荷自动调整电机转速,从而实现节能运行。通过优化设备选型,可从源头上降低厂用电系统的能耗。

2.2 电能管理与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

电能管理与智能监测系统是实现厂用电系统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个用电设备和线路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电能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清晰了解厂用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能耗异常点。例如,当某个设备的功率因数过低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调整。智能监测系统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运行情况,对厂用电系统的能耗进行预测,为制定节能策略提供依据。此外,通过远程控制功能,可对一些设备进行远程启停和参数调整,实现智能化的电能管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厂用电系统优化配置与节能策略

对厂用电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规划厂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确保其在经济运行区间工作。根据不同负荷的特性和重要性,进行分区供电和负荷分配,避免不同类型负荷相互干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制定节能策略,如在低谷电价时段安排可调整负荷的设备运行,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如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损耗。通过优化配置和节能策略的实施,使厂用电系统在满足电厂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耗最小化。

三、厂用电系统的运行优化措施

3.1 负荷管理与调度优化

负荷管理与调度优化是厂用电系统运行优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厂内各类负荷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掌握负荷的变化规律和特性。根据负荷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启停和运行方式,避免设备同时启动造成的冲击电流和过大的负荷峰值。例如,对于一些辅助设备,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可根据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灵活调度。采用负荷预测技术,提前预测负荷变化趋势,为合理安排生产和调整设备运行提供依据。通过优化负荷管理和调度,使厂用电系统的负荷分布更加均衡,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运行技术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运行技术在厂用电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厂用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例如,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泵类和风机等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根据工艺要求和实时工况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如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技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自动优化控制策略,实现设备的最优运行。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误差,还能使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故障预警与维护优化策略

建立完善的故障预警与维护优化策略,是保障厂用电系统稳定运行、降低能耗的重要措施。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振动、电流等参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和故障诊断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当检测到设备运行参数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

四、结语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在保障电厂正常运行的同时,也承担着节能降耗的责任。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如高效设备选型、优化系统配置及智能监测,可以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此外,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优化负荷管理、智能控制及故障预警等措施,可进一步提升厂用电系统的效率,减少电能浪费。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厂用电节能优化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从而推动火电行业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 王志伟.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优化设计分析[J]. 电力工程技术, 2023, 42(3): 52-58.

[2]张磊, 刘明. 电厂厂用电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 40(5): 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