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铁列车司机安全培训措施探究

作者

周洁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中图分类号:U268.48

引言

地铁具备封闭性好、运输速度快、运输能力强等优势,可以为公众出行提供便捷条件。但是由于地铁应急疏散难度较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及生命损失,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关注地铁运行的安全风险,强化地铁运行安全控制,切实保证地铁运行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列车司机应当做好自身职责任务,时刻关注各类信号及通信信息,提升地铁列车运行安全。

1 地铁列车司机工作特点及职业要求

1.1 工作特点

其一,专业要求高。地铁司机作为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其获得符合标准的驾驶证书,同时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行车规范、通信技术、信号信息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在实际列车运行中熟练操作,实时关注前方信号与站台情况,确保列车安全与准点达到。其二,安全风险高。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受恶劣环境、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给列车全员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这就要求列车司机应当具备高度的警觉性与强烈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进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最大削弱安全事故影响力。其三,工作环境单一。据相关调查研究,超过85% 的司机认为当前的工作环境比较单一,其在实际工作中会长时间待在驾驶室中,并且在面对各种仪器及设备时需要始终集中专注力,长时间处于此种环境下会对列车司机的心理造成负担,且此种单一的环境还会产生一定的疲劳,增加列车运行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

1.2 职业要求

1.2.1 专业技能

地铁列车司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人物,需要其正确操作相关设备提升运行效率与安全,保证列车运营的持续性。为了确保司机能够准确操作相关运行设备,其必须要具备扎实的驾驶技术与出色的操作能力,以此能够灵活应对列车行驶中可能发生的多种突发情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具体而言,其需要掌握列车运行特征与操作规程,并且熟悉列车操作台(图一)、行车信号、站台信号、紧急停车信号等多类型的信号信息,才能准确执行相关操作,精准控制列车。同时,列车在运行中需要与调度中心保持联系,以此全面了解多种信息内容,才能实时获得设备故障、乘客突发情况等各种突发事件,在快速反应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列车安全停靠。

图一地铁列车操作台

1.2.2 心理素质

如上文所言,列车司机所处的工作环境单一,且需要长期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这对列车司机的心理抗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地铁列车司机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以便应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水平。具体而言,地铁列车承载客流量较大,且每个站点都需要精准停靠,要求司机人员高度的专注与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或心理压力引发驾驶风险行为,威胁乘客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通过科学的能力测试与人格测试评估司机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观察司机作业快慢、准确性、稳定性等有效识别出抗压能力弱的人员,增加对地铁列车司机的心理辅导效果,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1.2.3 身体素质

地铁列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需要司机具备良好的敏捷性与协调性,才能更加精准、稳定控制列车,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营,这就对列车司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灵敏的反应可以使其在面对外部刺激后做出快速反应,当发生设备故障、乘客暴动、突发信号变化等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良好的协调性能够为司机的列车操作行为奠定基础,能够灵活操作刹车、减速、加速等多项操作,避免提前刹车或者突然加速等危险行为,确保列车能够准点进入预定地点。此外,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列车司机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保持专注力,降低因身体疲劳产生的安全风险,提升安全驾驶能力。

2 地铁列车司机安全培训的必要性

地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通行效率高、运输量大、价格实惠等优势成为更多城市居民出行的必要选择。列车司机作为地铁运行的重要操控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技能实践才能正式进入岗位,确保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复杂情况下快速反应,并基于自身对列车性能的了解开展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列车司机提供实践平台与机会,使其能够在参与培训工作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在学习各种安全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与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安全驾驶水平。同时,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从岗前培训、心理素质评估、身体素质评估、行为规范待测试等多个内容进行,帮助司机人员全面掌握列车运行要点及操作规范,降低人为失误产生的设备故障等问题,提升驾驶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在参与安全培训过程中,地铁列车司机的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轻松应对各种不良事件或安全风险,保障乘客人身安全,进而实现城市交通安全运营,维护社会稳定。

3 强化地铁列车司机安全培训策略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为了保证地铁列车司机安全培训效果,强化司机的安全意识,就应当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司机行为与操作规范,提升列车运行安全,进而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实际完善管理制度中,地铁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安全管理具体细则,对列车司机进行系统化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够准确掌握更多新技术、新设备的详细操作指南,并在日常驾驶中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降低因专业素养不足产生的人为事故,以此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同时,地铁运营单位需要结合《行车组织规则》《电客车司机操作手册》等规范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司机都能了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严于律己,高度集中精神,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并解决。此外,为了保证每个司机都能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其明白自身在列车安全驾驶中应当担负的责任,共同保障地铁运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能够促使每个人员清晰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理念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最大保障地铁运行的可靠性。

3.2 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地铁列车司机作为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人员,其综合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地铁运行水平,为了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相关单位需要做好司机的培训工作,在系统化培训过程中不断提升人员的驾驶技能与心理素质,才能更加灵活应对多种突发事件,保障列车运行持续性。实际培训过程中,可以将企业文化、公司规章制度、电车结构理论、无线电台使用说明、行车组织规则等内容纳入到培训体系中,以此形成更加完整的培训手册,帮助司机理解公司的安全文化与标准。具体而言,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开展培训工作,才能真正提升驾驶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安全水平。对于理论知识的培训,相关单位可以借鉴职业化培训特点,为司机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使其能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地铁安全运行操作流程,提升司机对安全驾驶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保证其安全驾驶能力的提升。同时,在理论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司机的心理抗压能力,确保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为,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对于实践技能的培训,相关单位可以借鉴虚拟仿真技术模拟驾驶类培训(图二),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司机的驾驶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技能,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进入岗位。此外,为了顺应当前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可以构建司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相应的手机APP 提升培训的灵活性,为司机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培训机会与平台,司机可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培训内容与培训技能,此种智能化的培训体系大大提升了培训效率与效果,帮助司机掌握与了解地铁运营中的安全隐患与安全措施,为乘客创造一个更加安全与和谐的乘车环境。

图二司机模拟培训

3.3 加大操作现场的安全监督

为了切实保障地铁列车司机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力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将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保证列车运行稳定性。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构建专门的监督人员队伍,并明确每个监督人员的职责任务,在全面配合与监督管理中控制列车运行的安全环境。为了提升监督效率与质量,相关单位还可以借助摄像头、传感器等先进监控设备进行现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对驾驶舱及重要设备进行24h 的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监控系统会立即报警,提醒列车人员快速反应。同时,监控系统可以与调度中心构建联系(图三),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调度中心也会对列车实际进行跟踪指导与监控,避免后续事故的再次发生。在精准及时的监控体系下,列车司机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多种安全动态并快速响应突发事件,确保后续列车的安全运营。

3.4 落实培训考核奖惩机制

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考察地铁列车司机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帮助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其能够主动学习补充自身技能,在持续学习过程中提升安全驾驶水平。在制定考核机制中,管理人员需要深入一线了解地铁司机实际的工作环境与日常操作,在与司机深入沟通中明白其工作面临的具体挑战与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与内容,能够对司机的专业技能与应急处理能力、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素养进行综合考量,全面掌握司机真实的驾驶情况。在完成考核后,针对表现优异的可以给予奖金、提升职业资格等物质奖励或者表彰先进、颁发荣誉证书等精神奖励,鼓励其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积极主动维护列车安全行驶。同时,对于成绩不合格、安全意识薄弱、工作失误频发的司机应当给予严厉的惩罚,促使其反思与改善。此外,考核评价的标准不应一成不变,需要结合数据分析与司机的反馈情况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保证与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及安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最大发挥奖罚措施的作用。通过考核奖惩机制的构建,能够在单位内形成一种纪律、一种习惯,让每一位司机都能共同遵守,无条件执行,全面调动司机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进而主动维护列车运行的安全环境。

图三地铁运行安全监控

4 结束语

总之,地铁运行环境复杂且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多,对列车司机的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司机安全行车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就必须要强化安全培训措施,提升司机安全管理水平与技能,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为公众带来良好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迪 . 司机标准化作业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作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6):4459.

[2] 范星 . 地铁司机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分析 [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2(9):1899-1900.

[3] 王志超 , 王英男 , 康策 . 地铁司机工作标准与安全行车问题的探索研究 [C]//第四届全国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学术会议 论文集. 2017:161-163.

[4] 陆昕慰 . 地铁电客车司机安全事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J]. 科学与财富 ,2021,13(25):150-151.

[5] 柏杨 . 地铁乘务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J]. 环球市场 ,2020(1):228.

6] 王锐 . 试论地铁司机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 [J]. 科技风 ,2019(13):204.

[7] 阮仁豪 . 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 [J]. 文渊(中学版),2019(11):44.

[8] 靳 剑 平 . 浅 谈 地 铁 司 机 培 训 闭 环 管 理 [J].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与 设 |计 ,2020(21):2449.

[9] 陈 扶 崑 . 关 于 西 安 地 铁 司 机 安 全 管 理 的 几 点 思 考 [J]. 科 技 资讯 ,2019,17(7):98,100.

[10] 岳祖汉 . 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0(7):74,93.

作者简介:周洁(1984—),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本科,中级职称,现任职于,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