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作者

夏梅萍

云南省宣威市长征中学 6554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深度学习。分析不同类型情境的创设方法和实施路径,可以为教师开展情境化教学提供系统指导。深入研究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对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化学课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真实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真实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建构而成,教师需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与实际问题建立联系。情境认知理论则认为认知活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学习应嵌入运用知识的社会和物理情境中。化学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需要通过具体情境进行关联理解。真实情境教学通过再现知识产生的原初场景,激活学生的当前认知经验,促进深度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对知识迁移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使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二、情境创设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中化学情境创设实践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情境设计方面,部分案例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存在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化倾向,未能有效激发认知冲突。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情境的引导能力不足,常出现情境展示与知识讲解脱节的现象,学生停留在表面感知层面。资源开发上,校本情境案例库建设滞后,教师多依赖教材有限案例,缺乏系统化的情境资源支撑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科学评估情境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导致情境教学容易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深度学习的应有价值。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的深度开发策略

生活化情境创设需紧扣学生日常经验,挖掘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现象。以家庭为场景设计情境任务,如分析饮用水硬度对健康的影响,探究不同材质餐具的耐腐蚀性。社区场景可关注垃圾分类中的化学原理,解析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工艺。设计超市调研活动,比较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与作用。这类情境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降低认知门槛,同时揭示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开发时需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避免过度简化导致认知偏差,教师应提供专业指导框架,确保探究方向正确。

(二)社会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化学相关社会议题构建情境,环境领域可设计酸雨防治方案制定任务,分析不同工业废气处理技术。能源议题聚焦新能源电池研发瓶颈,讨论材料化学的突破方向。公共卫生事件如消毒剂安全使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时需平衡议题复杂性与学生认知水平,提供适切的背景资料和数据支持。采用角色扮演、听证会模拟等形式增强代入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决策能力。这类情境有效连接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

(三)科研情境的课堂转化技术

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切的教学情境需要专业处理,选择诺贝尔化学奖相关研究,简化实验设计为课堂探究活动,如石墨烯制备的简化模拟。改编学术论文为情境案例,保留核心研究问题与方法,调整专业术语和数据处理难度。设计 " 微型科研项目 ",让学生体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关键要把握科研思维与教学目标的契合点,保留探究本质而降低技术门槛。配套开发科研伦理讨论环节,培养科学精神。这种情境特别适合拓展课程和资优生培养。

(四)虚拟仿真情境的创新应用

数字化技术为危险或复杂实验情境创设提供新可能,VR 技术模拟化工生产现场,观察反应釜内部物质变化过程。AR 辅助分子结构学习,实现微观结构的立体交互。数字化实验平台重现有毒气体制备实验,保障安全的同时完成探究。虚拟情境设计需注重交互性,设置多层次探究任务。与传统实验结合形成 " 虚实结合 " 教学模式,虚拟情境用于预习和拓展,真实实验聚焦核心技能培养。这种技术增强型情境有效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安全限制,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结束语

高中化学真实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持续创新实践和反思优化,未来应加强跨学科情境资源开发,设计更具挑战性的真实问题链。通过完善情境评价体系和教师专业支持,不断提升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真实情境的深度应用将有效促进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融合,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冒秀凤 . 真实情境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7):107-110.

[2] 曾蓉 .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J]. 中学科技 ,2024,(17):66-68.

[3] 王丽 . 高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策略 [J]. 启迪与智慧( 上 ),2024,(0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