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周东辉 王晶晶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海 201800

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现状

(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概述

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赋能新零售产业,催化了组织、职业、岗位变革。电子商务专业群是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以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待建 )、跨境电子商务为两翼,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结构,服务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及电子商务行业新发展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新零售产业链”紧缺的电子商务岗位群,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电子商务类人才。

我院电商专业群依托嘉定职教集团,着眼服务区域电子商务发展,形成适应嘉定区龙头产业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标杆专业群。

电商专业群包括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和直播电商四个专业。电商专业群中电子商务专业 516 人、跨境电商专业 83 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 271 人。近年就业率达到 98% ,就业对口率高。目前专业群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职教师21 人、副高以上6 人、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兼职教师8 人均来自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

(二)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基础

(1)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成果丰富

专业群教师总数 38 人,其中专任教师 30 人,全部硕士及以上学历,兼职教师 8 人,均为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副高以七9 人。专业群在校学生数总计870 人( 电商516 人、跨境83 人、物流271 人),每年就业率达到 98% ,就业对口率高。近年来,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市教学成果奖3 项目,市级教学团队 (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 支、市精品课程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 门,获市级以上教学大赛奖项 30 项,出版教材 18 本,完成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 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 余篇,指导学生获市级以上奖项50 余项,三教改革成果显著。

(2)新发展、新方法、新技术融合见成效专业群依托校内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商贸综合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基地,及分布在 5 家企业 4000 多平米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在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开展大学生电商训练营、电商师资培训、助农直播带货、双十一客服等社会服务工作,获得广泛认可。

二、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内容

(一)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申报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新专业,按照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标准,建设《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短视频制作与运营》、《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商运营实务》专业群核心课4 门。

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 , 遵循工学结合、科学化和动态化原则,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建立起比较顺畅的资源收集渠道和开发整理基地,做到建设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科学准确、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此外,每门课程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为重点,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课程教育教学中。

(二)以教学大赛为抓手,建立赛教互促的教师成长路径

遴选教师、组建团队,建立校级 - 市级 - 国家级三级竞赛遴选培育机制,邀请行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共同指导大赛、推广大赛,以晋级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目标建课、赛课、创课,建立赛教互促的教师成长路径,力争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取得佳绩。

(三)以建设市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契机,推进产教合作深入开展

完成直播电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一期建设, 在原有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引入电商直播虚拟仿真软硬件和相应的教学工具,建设可以容纳一个班(40 人左右)的虚拟仿真教学区。在该区域内,引进行业领先的动作捕捉、面部捕捉等设备,结合3D 建模技术,打造虚拟人物,并运用全景拍摄设备获取场景,实现场景虚拟。通过虚拟人物和虚拟场景解决了电商短视频或直播教学中常见的“人号绑定”、实训空间小、场景难切换等问题,同时引入帮扶产品、代销国货品牌,用虚拟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引领国潮时尚。

(四)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打造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引进、选拔、培养 10 名优秀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分批参加国内专项培训与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聘用企业或行业专家担任双专业带头人,实现专业群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 90% ,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不低于 40% 。

教师团队全年完成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1 个、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4 个、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4 门,完成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作品 1-2 个,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视疫情情况,分批完成职业能力培训和兄弟院校调研。

三、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中的不足

目前、安徽、江苏等省市的高职院校已纷纷探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高职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14 所,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已达到 5 所。根据综合实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指标和标志性成果达到全国一流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要求,选取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标杆院校。该校电子商务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 档,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的电子商务专业群,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群涵盖 5个专业,在校学生数量近3000 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涵盖4 个专业,在校学生数量 800 人。通过对比,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办学规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电子商务专业群探索与思考

(一)初步探索了电子商务专业群现代学徒制“ 1+N 模式”可推广样板

电子商务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为主、学生自找为辅的 1+N 模式,全体参与的组织方式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试点期间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推进节点,制订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任务书》、《现代学徒制第三年教学方案》文件,摸索了最佳的校企师傅配比指导模式,在提高企业效益、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校企共建精品课程和教材,并对未来共建产业学院提供可能性。

(二)形成“建课——赛课——创课”赛教互促的教师成长路径

专业群教师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 4 门,获得市级立项 2 门;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大赛获奖书6 项;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大赛获奖37项。在建课、备赛的过程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优异的大赛成绩激发了教学改革、课程创新的热情,形成了建设课程、参加教学比赛、二次创新课程的“建课——赛课——创课”赛教互促、螺旋上升的教师培养和成长路径。实践证明该路径能够提高教师团队的凝聚力,给教师带来职业上的成就感,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形成了“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合作生态闭环

运用行业领先的“全景拍摄 + 动作捕捉 + 面部捕捉”技术,组合“虚拟偶像动捕平台 + 短视频运营仿真实训平台 + 抖音实战平台”,打造虚拟 IP。验收后的虚拟数字人短视频在真平台投放,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农产品销量。项目不仅缩短了课程与岗位的距离,教师也借助该项目在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开启了对元宇宙的科研项目,形成了“师生共同成长 + 企业受益盈利”校企共赢的“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合作生态闭环。

[ 基金项目 ] 教学改革项目“知识图谱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路径研究”(243117)